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陈学庚院士:棉花全程机械化 大大促进产业发展

2023-05-09 10:504590

在新疆巴州尉犁县巴西买里村,村民尔肯·热衣木正在播种棉花。“今年我比去年早播了十来天,这样的话,每亩可能增加三四十公斤。”他说。

近年来,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新疆棉花形成“农户+合作社”模式为主的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土地碎片化问题得以解决,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

新疆巴州尉犁县衡山棉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屈新利说:“以前三亩一块、五亩一块的,现在平整了以后,已经机械化操作,我们统一种、统一管理、统一收、统一销,节约了成本。”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说:“现在新疆实行的是一个主栽品种、两个辅助品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乱杂的问题,下一步还要从品种上进一步提高早熟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如今,新疆棉花生产正逐步实现从机械化到智能化转变。科技赋能,推动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

眼下,新疆玛纳斯县65万亩棉花全面开播。在文家庄村的棉田里,五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进行精量播种。无人驾驶播种机可实现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不仅节约棉种,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方便后期机械化田间管理和机械化采摘。

不仅播种设备升级换代,种植模式也采用了“宽早优”的新模式。“宽”指的是行距拓宽,比过去宽10厘米。“早”指的是促进棉花早发早熟,开花结铃吐絮集中,生育期提前。“优”指的是优良品种和纤维品质优。

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高品质棉花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美珍说:“这个技术减少了播种行数,降低了种植密度,增加了棉株高度,增大棉株立体采光,增加株间通风透光,充分发挥棉株个体优势,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这种棉花栽培技术,通过增强立体采光,促进棉花早发、早熟,实现减药节本、绿色优质,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西北内陆棉区主推技术模式。

陈学庚院士:棉花全程机械化 大大促进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说:“棉花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后续就要通过智能化农艺农机相融合,进一步攻关,使我们的棉花生产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棉花品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179

积极探索农业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
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培养一大批充满理想与活力,能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农业人才。但当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农业人才数量存在缺口、农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农业人才更为稀缺。

0评论2025-01-13191

1.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粮食稳产保供需要高点强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再出发。

0评论2025-01-09174

以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业农村的多业态与多功能,以乡村二产联动一产,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与农民增收水平;加强三产统筹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0评论2025-01-03472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高标准农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5-01-02423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474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看待这项任务在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做法?

0评论2024-12-25172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221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评论2024-12-18451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4-09-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