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罗锡文院士:无人农场听起来“高大上”,实战到底行不行?

2022-12-06 10:024070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能力。日前,在第二届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作题为《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围绕智慧农业和无人农场的认识和实践,全面、生动展示了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的实际成效。

罗锡文院士:无人农场听起来“高大上”,实战到底行不行?

近几年,智慧农业和无人农场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罗锡文指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

智慧农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就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言,智慧农业有多厉害?罗锡文以数字对比来说明:1个人1头牛1天最多能犁2亩地,1台无人驾驶旋耕机1小时能耕20亩地;人工插秧11天最多能插1亩地,1台无人驾驶插秧机1小时能插5亩地;人工喷雾11天最多能喷3亩地,无人机喷雾1小时能喷200亩地;人工收获11天最多能收半亩地,1台无人驾驶收获机1小时能收5-6亩地。

什么是无人农场?“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罗锡文介绍,“无人农场有五个功能: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在介绍数字化感知时,罗锡文介绍,以植物生产为例,数字化感知内容有土壤信息、作物长势信息和作物病虫草害信息,而获取这些信息靠的是卫星影像、飞机或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地面仪器。

无人农场听起来“高大上”,实战到底行不行?

罗锡文以华南农业大学2020年研究成功的水稻无人农场为例,对无人农场的旋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四个环节进行了视频展示。

该耕地了,空旷的视野中,不见一人,一台无人驾驶旋耕机从机库里自动驶到田间作业,迅速作业完毕,它自动回到机库,停在自己的位置。播种之时,还是这台拖拉机,挂着播种设备,又好又快播种完毕,自动回库。田间管理,无人机大显身手,在空中来回施肥、喷药。丰收的季节来临,收获机在田间忙碌,等粮仓快装满了,它发个信号给一旁等候的运粮车,运粮车随即开过去从收获机上卸粮,再将粮食转运到路边的卡车上。

罗锡文在全国各地推广无人农场技术的时候,很多农民询问,这个无人农场种水稻产量行不行啊?罗锡文在视频中亮出成绩——2021年早稻,在他们的无人农场,采用优质丝苗米19香,产量达到662.29公斤/亩,而当地这个品种的平均产量是500公斤,两者相比,无人农场平均产量高出32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174

积极探索农业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
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培养一大批充满理想与活力,能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农业人才。但当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农业人才数量存在缺口、农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农业人才更为稀缺。

0评论2025-01-13188

1.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粮食稳产保供需要高点强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再出发。

0评论2025-01-09168

以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业农村的多业态与多功能,以乡村二产联动一产,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与农民增收水平;加强三产统筹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0评论2025-01-03466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高标准农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5-01-02420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470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看待这项任务在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做法?

0评论2024-12-25167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215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评论2024-12-18448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4-09-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