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坚持高质量发展,1-9月新希望成果显著

2022-11-04 09:043300

如今的新希望,是一家年收入过千亿、员工近9万人,具备世界领先的饲料产业、全国领先的禽产业、猪产业规模的大型农业企业。

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日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高屋建瓴下,业内上市公司将如何贯彻与践行?为此,钛媒体APP专访了农牧龙头新希望董事长刘畅。

“这一提法更加坚定了我们未来的方向: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带动更多产业链伙伴和农民朋友增收致富。”刘畅向钛媒体APP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领航未来,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大政方针,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坚持高质量发展,1-9月新希望成果显著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

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念

高质量发展,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希望作为40年历史的农业龙头,未来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践行使命担当将是一个长期主题,届时,新希望将如何顺应外部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

“新希望最早是做饲料的,跟随改革开放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步伐一路发展壮大。”刘畅还是首先从公司历史和长期战略谈起:

1998年新希望六和上市后完成了国内战略布局,又进入了大宗原料贸易、禽养殖、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上下游领域。发展到现在,是一家年收入过千亿、员工近9万人,具备世界领先的饲料产业、全国领先的禽产业、猪产业规模的大型农业企业。

2018年,非洲猪瘟进入中国,2020年,又遇到新冠疫情。在“双疫情”的严峻考验之下,公司始终坚守主业,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念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行业周期性波动,我们没有放弃和动摇,而是顺应行业周期、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降本增效,换来了各项主营业务的稳步改善和提升。”

财报数据上,这种成果是显著的。20221-9月,该公司共销售各类饲料产品2,073万吨,继续位列全球第一;销售鸡苗、鸭苗4.1亿只,屠宰毛鸡、毛鸭4.9亿只,销售鸡肉、鸭肉123万吨,保持全国前列。20221-9月,公司销售种猪、仔猪、肥猪共计990万头,位列全国第三,并同比增长45%;屠宰生猪178万头,同比增长54%;销售猪肉产品31万吨,同比增长49%;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20万吨,同比增长8%。尤其是近几个月以来,面对疫情反复和市场波动,新希望也加大了生猪出栏力度与猪肉屠宰力度,积极保障生猪与猪肉供应。

谈未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同时,对农业科技的持续投入、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是新希望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刘畅谈到,新希望近年来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智能制造、基因育种等领域持续投入,持续推动技术、模式创新和产业迭代。

“目前,新希望已累计获得了6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21年申请专利308件,其中发明专利63件,累计申请专利2,314件,获得授权1,515件。2022年,我们又启动了数字化转型的灯塔项目”,刘畅介绍,“灯塔项目”是在前期已具备部分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瞄准“业数一体、三全四化”的目标,围绕“研发、养殖、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六大业务场景进行数字化建设,建立业务与数字化运行的闭环体系,在养殖过程管理、销售管理、智能装备应用等方面,持续价值挖掘、持续敏捷迭代。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种业振兴”领域,新希望也有长期投入,且正在显现效果:2019年,新希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攻关数年后,终于培养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新白羽肉鸭”,打破了国外垄断。到2021年,通过新希望的带动,中新鸭已实现祖代、父母代销售近1.5万单元,商品代产销3.8亿只。为掌握“猪芯片”自主权,已培育纯种猪12000头左右。每个1500头规模的纯种猪场,扩繁覆盖能力可达到300万头。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饲料的原料就是粮食,做了40年的饲料,新希望对粮食安全有着深刻的认知。我们今年面临俄乌冲突、极端天气等挑战,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节粮行动计划’。”刘畅表示,新希望正在通过优化育种、优化饲料配方和大力应用数智养殖技术等举措,不断提高饲料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粮食消耗。

培育“绿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那么,新希望是如何理解与践行的?

在投身乡村振兴这件事上,新希望行动得很早,刘畅介绍,自2018年起,公司就启动了“十万绿领培训计划”,到2020年又升级为“乡村振兴五五工程”,充分发挥着一个龙头企业的产业链组织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产业合作、中小微帮扶等方式,扎扎实实地推动着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的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5年来,新希望的“绿领培训”计划已累计开展线下培训1,908场,培训近7.5万人,线上培训1,350万人次。“我们和北大等高校合办了‘村长班’、在山东江西等省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已经构建起了基层培训、职业教育、乡村管理者培训等多层次的‘绿领’培育体系。”

在中国A股市场上,新希望拥有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全产业链,作为“链主”串起了数以万计的农业主体,在销售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咨询、产品开发、小微贷款等多种形式,服务和带动着农民朋友一起转型升级。2021年,该公司通过饲料销售服务3.7万多户养殖场或养殖户;与4000多户农户开展白羽肉禽合同养殖;在2021年末与1860户农户开展肉猪合同养殖。公司还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优势,累计为16万养殖户担保贷款512亿元,带动新建标准化肉鸡、肉鸭养殖场约4,800个,存栏规模3.1亿只,带动新建标准化猪场近2,500个,存栏规模600万头;2021年产融平台服务供应链客户超过1.38万户,帮助客户融资68亿元。

下一步,新希望还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将企业行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要铭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安全健康的农牧食品产业链,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味美、可负担的食品,为满足人民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踔厉奋发,做出更大贡献。”刘畅说。

来源:钛媒体APP 作者:黄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262

积极探索农业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
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培养一大批充满理想与活力,能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农业人才。但当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农业人才数量存在缺口、农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农业人才更为稀缺。

0评论2025-01-13260

1.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粮食稳产保供需要高点强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再出发。

0评论2025-01-09232

以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业农村的多业态与多功能,以乡村二产联动一产,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与农民增收水平;加强三产统筹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0评论2025-01-03541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高标准农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5-01-02470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553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看待这项任务在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做法?

0评论2024-12-25230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305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评论2024-12-18499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4-09-0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