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参专稿:小产区战略为何引发全球关注?

2022-01-19 08:574560

小产区是大经济、大品牌。

近日,《SmallFarmersinaBigCountry:ChallengesFacedbySunriverTea》被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正式收录。该案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欧阳桃花教授及其团队龚克、沈梅华、李征博、郑舒文撰写完成,系统阐释了祥源茶业在小产区战略、核心资源掌控、竞争优势、价值链重构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哈佛商学院是创立超过百年的名校,祥源茶案例能够被该学院的哈佛案例库收录,到底有哪些管理行为值得研究呢?农参总编辑、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祥源茶的核心战略在于坚持“小产区”发展路径。

01 祥源茶的发展路径

据悉,自2015年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祥源茶业:好茶卖给谁?》等四篇工商管理类案例,均入选“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主办),其中,《SmallFarmersinaBigCountry:ChallengesFacedbySunriverTea》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案例中心翻译并向哈佛案例库投稿。祥源茶业的实践引起了全球名校和中国知名学府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向全球分享中国茶企管理经验与产品理念、中国茶品牌的新探索。

祥源茶业一直坚持小产区发展战略,并以此践行“认准目标、久久为功”的长期主义发展思路,品牌上,着眼于茶行业长远趋势机会,持之以恒,打造“百年品牌”;营销上,不急功近利,追求可持续发展,与渠道伙伴共赢;产品上,坚守底线,确保产品品质,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

成立于2012年2月的祥源茶业,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自成立之初,祥源茶就率先提出中国茶叶“小产区”概念,并以此为品牌定位面向不断升级的中国消费者;同时,成立祥源茶业祁红公司、祥源茶业易武公司、祥源茶业福建公司三大生产中心,完整构建从茶园基地建设到产品研发,再到质量管控的产区生产体系,从生产角度保障产品品质。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曾表示,“茶叶是实施国家战略的优势特色产业,任何公共品牌下的名茶都有核心产区,产区环境是不可复制的茶叶品质决定因素,祥源茶选择聚焦中国茶叶顶级小产区的市场定位非常正确和精准。”

农参专稿:小产区战略为何引发全球关注?

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

农参专稿:小产区战略为何引发全球关注?

祁红博物馆

02 小产区战略:小产区是大品牌

何为小产区?

在中国小产区建设宣言中提到,“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农耕文化中,那些风味独特、最能满足人们舌尖审美的农产品,被称之为特产。那些因特产而闻名的地域,被称之为名优产区;那些在名优产区中独占鳌头、美名远扬的小范围产区,被称之为小产区。”

专业来讲,小产区是指在优质产品原产地范围内,依据特定地理地缘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历史人文产品特质等因素进行标定的具有唯一属性的小范围地域。小产区产品是指在小产区上生产的、具有地缘质量品质、独特风格和历史声誉经认定符合特定标准和特殊要求的优质产品。

农参总编辑、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提出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三个世界理论——历史人文世界、绿色生态世界、品质美味世界。小产区产品,是在三个世界框架下要求更高、更有稀缺性的宝贵财富,存在着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小产区的概念,是法国的舶来品。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长期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波尔多作为中国消费者熟知的法国葡萄酒产区,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掀起一次次风潮。铁丁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报告中指出,法国的葡萄酒,一种是波尔多葡萄酒,另一种是产自波尔多的葡萄酒,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但是细致到波尔多葡萄酒,又涉及了波尔多产区和波尔多小产区。

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提到波尔多时,指的是“波尔多产区”,它是享誉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著名葡萄酒产区,在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中,作为一个法定AOP(Appellationd’OrigineProtegee,原产地保护,法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产区,波尔多出产的葡萄酒,就可被称之为“波尔多AOP级葡萄酒”。

农参专稿:小产区战略为何引发全球关注?

法国葡萄酒等级金字塔

波尔多小产区指的是波尔多产区内,某个限定范围更小的子产区出产的葡萄酒,有的称为村庄级(如波尔多产区内的,梅多克次产区内的玛歌村产区Margaux)。产区越小,葡萄酒的等级越高,价格也就越贵。类比我国的茶叶,就好比:福建产区,到武夷山产区,再到大红袍母树所在的小山涧。

农参总编辑、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认为,小产区的优势,在于小范围内的水土气候更有掌控性,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但劣势也显而易见,就是产量受限,这也是为什么波尔多小产区的葡萄酒往往更贵的重要原因。

市场呼唤高品质给了小产区重新焕发生机的机遇,为优质农产品及其食品差异化特色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坐标,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有利于绿色生态和品牌农业的建设发展。但同时也是挑战,小产区强调的是以“风土、风俗、风格”与“自然、文化、生态”为核心理念,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为小产区所代表的传统农业提出了新要求。从长白山的“百草之王”——人参,到五指山的云雾山茶,从杭州湖畔的“西湖龙井”到新疆果子沟的遍野美味,数以万计的小产区产品需要明确的规制,需要清晰的身份证,需要完整的市场体系。

时代的发展把小产区推到了舞台上,未来,科技的投入、品牌的加持,小产区将创造大经济、大品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264

积极探索农业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
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培养一大批充满理想与活力,能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农业人才。但当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农业人才数量存在缺口、农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农业人才更为稀缺。

0评论2025-01-13260

1.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粮食稳产保供需要高点强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再出发。

0评论2025-01-09233

以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业农村的多业态与多功能,以乡村二产联动一产,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与农民增收水平;加强三产统筹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0评论2025-01-03541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高标准农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5-01-02470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554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看待这项任务在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做法?

0评论2024-12-25230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305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评论2024-12-18499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4-09-0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