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明出席“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乡村规划和智慧农业合作交流对接会”。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深圳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透露,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不断完善,全国现已建成4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9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27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4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在大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乡村规划和智慧农业合作交流对接会”上,邓小明谈及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时作出上述表示。
他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发挥科技作用方面,首先,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必须依靠科技力量走“创新之路”;其次,着力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工作“重心下移”;第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邓小明介绍,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农业农村领域部署了11个重点研发专项,涵盖主要作物育种、农业资源环境、食品加工、村镇建设等主要领域,中央财政经费支持约155亿元人民币。202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国在建成1500多个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的同时,全国科技系统累计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交流合作关系,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还积极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筑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地级市覆盖率达64%,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县(市、区)的覆盖率达45%,形成梯次有序的园区体系。同时,加快推进100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大力促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邓小明提醒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尤为突出,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主体不强、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之一就是创新要素分散、开放协同薄弱,面临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四大难题”。“我们认为,创新发展不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单打独斗,必须更多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他说。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262
积极探索农业人才高质量培养路径
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培养一大批充满理想与活力,能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的农业人才。但当前,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包括农业人才数量存在缺口、农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领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农业人才更为稀缺。
0评论2025-01-13260
1.4万亿斤:粮食保供的崭新台阶与奋进起点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0亿斤,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我国粮食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确保粮食稳产保供需要高点强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再出发。
0评论2025-01-09232
以三产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业农村的多业态与多功能,以乡村二产联动一产,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与农民增收水平;加强三产统筹协同,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0评论2025-01-03541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高标准农田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5-01-02470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553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看待这项任务在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做法?
0评论2024-12-25230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305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评论2024-12-18499
黄锐: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4-09-0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