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必良:从产品性农业到功能性农业
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的工业化,提高农业产出与生产率,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流思想。一旦农业转型为“生命的农业”,不断凸显和提升农业的生态与人文价值,那么,如何诱导功能性农业的市场交易转型,就必须进入到新的研究议程。
0评论2021-06-24566
安晓明:加快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数字农业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产品的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
0评论2021-06-21504

-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谈乡村振兴:三个价值、三个空间、三个趋势
0评论2021-06-16
张红宇:乡村产业发展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产业在制度变迁、政策调整、市场发育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变升级,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现代农业4.0版的跨越发展。在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中国特色乡村产业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激活了农业多功能性,融合了产业业态,拓展了发展路径。
0评论2021-06-09472
陈锡文: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加快乡村发展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以“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参会并发表了题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功能发挥”的演讲。
0评论2021-06-03470

- 黄延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要让粮价合理上涨
0评论2021-05-27

- 日本自耕农培育政策对中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启示
0评论2021-05-26
乔金亮:大农业不能忽视小农户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变,“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没有变,土地仍是农民的“命根子”,而改变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应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最终形成不同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
0评论2021-05-18468

- 温铁军:农业已经进入“市民下乡、农业进城”的4.0版本
0评论2021-05-18
沈建波:以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0评论2021-05-12455

- 贺雪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十五个判断
0评论2021-04-30

- 方明:科学精准规划指引美丽乡村建设
0评论2021-04-27

- 邓小明:中国已建成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逾1500个
0评论2021-04-27

- 孔祥智:农业机械化、装备化、智能化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0评论2021-04-20
中国农科院毛世平:技术创新是引领种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近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第十九期农经观察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员表示,打赢种业
0评论2021-04-20574

- 【专家解读】柯炳生:有机农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受限
0评论2021-04-19

- 齐维天:提升中国农牧业发展水平,强大中国‘种质’
0评论2021-04-08

- 丁伦保:助297户残疾贫困户创业成功,增收脱贫
0评论2021-03-29

- 逄焕成:创新秸秆还田方式,使秸秆“变废为宝”
0评论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