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因为滥用农药,人类踩过哪些坑?有些甚至影响至今

   日期:2021-01-21     来源:SME科技故事    浏览:218    
核心提示:说起农药,很多人大概都会直接联想到一个有毒、有害的药水形象。吃瓜群众当然都对瓜里的农药成分唯恐避之不及。 但如果这个世界上
        说起农药,很多人大概都会直接联想到一个“有毒”、“有害”的药水形象。吃瓜群众当然都对瓜里的农药成分唯恐避之不及。

        但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农药了呢?那么据日本作物科学杂志2001年的一项研究:全球农作物的总产量将降低约10%。这不仅会导致食物价格大幅上涨,更严重的是全球饥荒问题将大大加重。

        尽管农药确实能有效地帮助人类对抗虫害,提高农牧产量,但使用农药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直观的,农产品上残留的或是农民伯伯不小心接触到的农药都有毒性,摄入微量就能让人腹泻头晕,抿一小口就可能让全球医生都大呼回天乏术;另一方面,农药同样会毒害动植物,破坏生态及土壤是它的另一大问题。

        2009年,中国环境保护部会同十个管理部门发布联合公告,禁用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破坏的杀虫剂“滴滴涕”(DDT);2016年,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有剧毒,只要口服摄入3毫升以上致死率就达90%的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也被列为禁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使用农药的必要性。
        
        但现在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是,在相关知识匮乏、技术落后的“蛮荒年代”,有剧毒的农药滥用情况有多么夸张。砷、铅、硫……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都是人类踩过的坑,有些甚至影响至今。

        从15世纪开始,砷、汞和铅等有毒化学物质就被用于农作物以杀死害虫。西方的农民伯伯们本着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大无畏精神,奔放地将各种剧毒物质喷洒向农田果树。

生态安全
1925年 华盛顿 人们通过直接往苹果树上喷干铅的方式防治害虫

        相比之下化学发展较迟缓的我们倒因祸得福,几千年来的“治虫农药”无非就是莽草、雌黄、油等天然提取物。当然,到了19世纪西方也曾从中东引进除虫菊,还有日本的鱼藤酮之类较为天然安全的除虫剂。(鱼藤酮其实也有中度毒性,过量摄入可致死)

        人类对有毒农药的滥用高峰发生在1800年代后期。彼时美国西部发展迅速,农场和果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覆盖了整片西部国土。与此同时,苹果蠹蛾(Codling Moth)的广泛侵袭也成了让果农最头疼的问题,它们的幼虫会钻进果实并使其迅速腐烂。

生态安全
被苹果蠹蛾幼虫弄坏的果实

        为了对抗飞蛾的入侵,美国农业部官方大力宣传起了砷酸铅(Lead Arsenate)这种危险的农药。砷酸铅的剧毒可以杀死各种飞蛾甚至是果园中的蚊子,但同样它当然也会对人类及牲畜造成伤害。

        对于砷和铅的危害人类早就发现了,只是当时苦于没有更好的对付害虫方法。所以在当时的美国出现过一个十分普遍的常识——吃水果前要用醋先洗一遍。

        本来人们可能还真会渐渐习惯这些醋味满满的水果,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害虫们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果农也只能不断加大用药剂量来驱赶“强效害虫”们。

生态安全
1900年代初 正在给果树喷洒砷酸铅的美国人

        加大用农药剂量带来的另一大问题是,检测发现用醋也洗不干净水果表面残留的农药了。于是从1919年开始,科研人员开始寻找砷酸铅的替代品。

        这一找,就找到了1945年。作为砷酸铅替代品的,是文初提到现已被禁用的DDT(Disambiguation)。滴滴涕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早在1874年奥地利化学家Othmar Zeidler就首次成功合成了它。

        但一直到1939年,瑞士化学家Paul Hermann Muller才发现了它的杀虫作用。1945年,滴滴涕开始作为一种农业杀虫剂用于农业生产,渐渐替代了对人体伤害极大的砷酸铅。

生态安全
法国生产的10%含量DDT粉末盒 当时用于驱除蟑螂、跳蚤、蚂蚁、臭虫等 宣传其“对人类和温血动物无害”

        滴滴涕在二战期间直至1970年代前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消灭蚊虫,帮助人类控制疟疾、登革热之类的疾病。又消灭害虫,帮助人类粮食增产,是农户的得力助手。

        但很快,对环境持续观察的研究者发现了问题——尽管滴滴涕对人类伤害很小,但它对环境的伤害却巨大。首先它几乎是无差别地杀死昆虫,因此很多类似蜜蜂这种对花卉传粉有利的小动物也“惨遭毒手”。

        其次现代用飞机喷洒农药的方法会让其落到池塘、森林各处。统计发现各种鱼类、鸟类也因为体内积攒的过量滴滴涕出现繁衍能力下降,甚至直接死亡的问题——生物链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安全
虫吃药——鱼、鸟吃虫 食物链导致了有毒物质的传递及其影响超出人类预计

        于是在1971-1972年间,美国举办了七个月的听证会,科学家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结果进行辩论,最终决定取消大部分地区滴滴涕的使用。2004年生效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了几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使用,其中就包括限制了滴滴涕在农业上的应用。

        回到一开始提的砷酸铅,尽管早在1940年代后美国就基本停用了这种农药,但它所含的重金属却沉积在了地表上——影响直至今日。直到今年年初,一个检测机构还在华盛顿中部超过十万英亩土地上检测出了不同水平的铅和砷污染。

        同样的,有人敢说滴滴涕的使用对全球生物的负面影响难道不是延续至今么?

生态安全
因为食用了中毒死亡大象而集体死去的秃鹰

        在当代科学研究的加持下,我们已经将农药应用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先进的地步。如何在有效除草、驱虫、灭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对土壤、其他生物还有人类自身的危害,这是一个我们不懈追求的理想方向。

        但是从地球自然的运转逻辑分析,这又似乎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命题。虫吃草,鸟吃虫,大鱼吃小鱼,人类吃全部……食物链就摆在我们面前。人类对大自然投放的任何有毒物质,似乎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身上。

        不过开一下脑洞这道题似乎又还是有解的,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跳脱出这条亘古不变的食物链。一条路是创造“分子食物”,只要保证葡萄糖维生素等人体所需元素摄入充足,我们或许可以想办法自己制造食物,独立于食物链之外。

        至于另一个解嘛……无需摄入食物的机械永久体了解一下?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标签: 生态安全
 
更多>同类农业安全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安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