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罗必良: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如何突破

   日期:2023-04-07     来源:农业农村现代化    浏览:494    
核心提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认清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基础,明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客观差距,理解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性约束,由此找到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突破口与基本战略安排。

作者: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3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认清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基础,明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客观差距,理解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性约束,由此找到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突破口与基本战略安排。

一、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无论从规模还是体量来说,中国都已经是世界上少有的农业大国。

从生产规模上看,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50104千公顷增长到2021年的168695千公顷。2021年,我国水稻、小麦、水果、蔬菜、猪肉的年产量位列世界第一,玉米和家禽肉的占比为世界第二。稳定的生产规模为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农业产出上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贸易国。总体上,我国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117.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8339.5亿元,分别是美国的5倍、欧盟的4倍,约占全球农业增加值的31%。其中,2020年我国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1.8%53%25.3%18.6%。此外,我国也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2020年我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8.83%,仅次于美国(9.96%),农产品贸易规模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农业大国离不开现代先进生产要素的投入。化肥、农药、机械等生产投入品是我国农业高速增长的强有力支撑。202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250.7万吨,是1978年的5.9倍,但同时化肥施用强度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也从1978年的11749.9万千瓦时增长到2020年的107764.3万千瓦时。“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此外,2020年我国有69160.5千公顷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较1978年增长53%,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量大质弱:我国农业的差距与短板

尽管我国是世界少有的农业大国,但与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量大质弱等成为阻碍农业强国建设的突出短板,并集中表现为人均占有量不足、农业产出效率不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和科技创新能力欠缺。

一是人均占有量不足。虽然我国总耕地面积排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产量分别为483公斤、4.1公斤、25.6公斤、46.1公斤、47.4公斤。虽然较改革开放初已有大幅增长,但人均粮食产量明显低于美国的1747公斤、俄罗斯的926公斤、巴西的565公斤。作为世界农产品消费大国,提升人均占有量是保障我国初级农产品安全的关键所在。

二是农业产出效率低下。我国有超过4亿农村人口和近18亿亩耕地,但农业产出效率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劳均农林牧渔增加值为5609美元,仅为美国的5.6%、日本的31.6%、欧盟的22%。虽然我国农业就业人员为美国的95倍,但农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5.8倍。此外,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21年的6.91%,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亟待加强。

三是国际竞争力较弱。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大豆、谷物等农产品甚至出现国际国内价格“倒挂”现象。更为严峻的是,虽然我国粮食自给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但除蔬菜、水产品外,整体上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量达16969万吨,其中谷物、肉类、果蔬、食糖、油脂、蛋奶进口量分别为14481.39万吨、1294万吨、1015.56万吨、758.29万吨、1413.41万吨和363.45万吨,农产品贸易逆差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欠缺。其一,育种业多而不优,核心技术欠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育成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品种的产量稳步增长,三大谷物目前的现代品种采用率均超过 96%,但关键核心种源极易出现“卡脖子”现象,高附加值优质种源进口依赖度高。其二,我国农业机械装备起步早,但高端智能化装备较为缺乏。国内农机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仅能满足连片化粮食生产大规模作业,但可供全作物、全过程生产的高端机械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其三,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不足。我国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产业体系。

对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目标,我国在人均产出、农业产出效率、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须找到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突破口。

三、走向农业强国的关键难点

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关键难点。我国农业大而不强,主要受制于大国小农、人口压力的基本农情和资源禀赋的先天约束。

一是大国小农。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小农大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户总数为2.73万户,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户有2.35万户,户均耕地面积7.8亩,仅相当于美国户均规模的1/400、欧盟户均规模的1/40,也不足日本户均规模的1/4。其中,耕地经营规模在10亩以下的农户占比高达82.84%,在50亩以上的规模农户占比则不足2%。小规模的经营格局必然会带来耕地细碎化、经营分散化和规模不经济等问题,这有悖于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必须认识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国小农”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农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确保小农户在农业强国建设中不掉队,既是新征程上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全面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为此,必须积极引导小农通过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是人口压力。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巨大优势,但却对农产品供给构成了巨大的刚性压力。对于人口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与社会安定,是比“经济发达”更加迫切更为本质的要求。把这个目标要求落实到推进我国农业强国建设上,就是要绝对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与乡村人口老龄化所构成的趋势性压力。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我国55岁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达到33.6%,老年群体越发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非农转移,必将削弱农业强国的人力资本基础,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三是资源约束。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退化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正在侵蚀农业生产系统的韧性。一方面,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2021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18亿亩,比第二轮调查公报数据的20.31亿亩减少了1.1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不仅如此,为保障农业产出,高强度的化学投入品使用造成了普遍的农业面源污染与土壤退化。2020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高达313.51公斤/公顷,远高于国际公认的225公斤/公顷的环境安全上限。另一方面,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不仅面临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农业灌溉水供给还面临城市用水不断挤占、地下水日益枯竭和工业化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等多重威胁。因此,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必须转变传统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走集约化、高质量、绿色化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基本战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国农业,因此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必须有大安全观、大食物观、大国土观、大产业观和大韧性观的“大农业”战略思维。

着眼国家安全,夯实农业安全基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农业内在的产业弱质性、频发的公共生物性安全事件、不断加剧的国际贸易格局扭曲所形成的三重叠加的冲击态势,导致我国农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着眼国家安全,夯实农业安全基础,以大安全观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传统的农业竞争力定位侧重于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来保持贸易顺差或者平衡,所以往往强调采用低成本与差异化策略获取竞争优势。这两个竞争策略高度依赖于全球化的市场开放,并在操作层面集中表现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使得贸易参与国的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并不具有完整性。显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引发的经济封锁与贸易链断裂,不仅使得农业的“两种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两个市场”更是无法得到有效对接,结构性短缺无疑会成为国家农业安全的重大隐患。如果说在自由贸易格局中,农业竞争策略通常表现为“优胜劣汰”,那么,在不确定性增强的环境中,大国农业的政策取向则应适当谋求“独善其身”。所以,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其竞争的战略思维需要从低成本策略转向低风险策略,不在于如何单纯地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在于如何提高整体防御力;不在于谋求某个时期或者某个阶段的可营利性,而是在于谋求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长期性与持续性;不在于如何获得“收益最大化”,而是在于追求“风险最小化”或者“安全最大化”。“大安全观”的核心思路是:以产品安全为基础,夯实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以生态安全为红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社会安全为底线,充分发挥农业稳定器作用以避免规模性返贫;以动态安全为目标,拓展农业多元功能以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强化供给保障能力,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当前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向高蛋白、高营养方向转型升级。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强化供给保障能力,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各类食物与营养的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与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传统食物的供给结构关注两个食品供给生产部门,一是基于植物驯化发展起来的种植业,主要是提供粮食和果蔬等;二是基于动物驯化发展起来的养殖业,主要是提供肉、蛋、奶等。在此过程中,微生物仅发挥了支撑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工具性作用。然而,受水土资源等要素禀赋的约束,种植业和养殖业可直接调控的空间相对有限。事实上,食物供需矛盾的拉动尤其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不仅使得微生物能够更高效地服务于传统食物供给部门的发展,而且使得微生物直接转化为食物成为可能。我国已基本具备将微生物升级为现代食物供给部门的现实条件。必须强化农业微生物的开源(增加食物供给)和节流(减少食物消耗)功能,筑牢食物供给压舱石。开源方面,既可以通过微生物农药、兽药等的广泛利用,服务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部门,稳定乃至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食物供给量;又可以通过食用菌、合成食物的市场推广,开拓出契合营养饮食新要求的食物供给源,从而有效规避过度依靠传统饮食的要素禀赋局限。节流方面,不仅能够通过发酵工艺的运用,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避免保鲜周期较短引发食物的大规模浪费,同时应对特殊时期的食物短缺风险;而且能够通过微生物饲料替代传统饲料,在供应高蛋白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的同时,大幅降低饲料粮需求,从粮食安全的高度解决“人畜争粮”问题。

树立大国土观,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断拓展食物安全空间,夯牢夯实农业强国的根基。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异质性也决定了农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种植业经济产出价值高,但发展空间受地形、气候等因素所限。大农业不仅涵盖传统的作物种植业,也包括以水域为载体的渔业、依托草原的畜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的智慧农业等。基于大国土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转变“重粮轻经”“重平原轻山区”的农业发展思路,引导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同时,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针对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利用先进技术突破资源约束,将区位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此外,统筹农业生产布局由陆域向海域拓展,由平原向山地延伸,提升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最大限度挖掘国土资源潜力,培育农业增长后发优势。

以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以强有力的主体带动产业经营。农业强国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产业经营也必须有强有力的主体带动。我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国农业,将产业发展的重担赋予小农不可行也不现实,引导更多主体和先进要素参与农业产业至关重要。

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是都具备完备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经营体系。首先,必须拓展种植业以外的林牧渔等其他农业产业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市场需求趋于高品质和多样化,这为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提供了机会。为此,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基础和条件,分行业有序推进,既要建设种植业强国,也要建设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强国,形成强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值得重视的是,仅依靠传统小农,产业发展难以实现高质高效。相比传统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技术要素则能够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农业大数据、卫星遥感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农业领域的运用,降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的力量,发挥其规模化、专业化的比较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农业分工优势,培育服务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以农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将小农户逐渐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增强农业有效抵抗内外风险能力和农业产业韧性。农业是一国的发展基础,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底线,在危机和动荡中尤其考验一个国家农业的韧性。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能够有效抵抗内外风险,增强农业产业韧性,夯实农业安全的总根基。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面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农业产业应发挥可保障、可持续和可拓展作用,不断增强粮食自给能力、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增长能力。一是增强供给韧性。以大食物观和大国土观为引领,强化可持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主要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提升农业食物系统的供给韧性。二是增强产业韧性。盯紧抓实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平台作用,拓展和深化农业多双边合作。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打造海外食物供应链,提高关键物流结点调控能力,增强我国农产品全球供应链韧性。三是增强市场韧性。一方面防范传统风险。不断提升农业的生态保障能力、技术保障能力、市场保障能力、制度保障能力与制度保障能力,以应对各类传统风险。另一方面防范国际市场冲击。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交易方式和贸易格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策略。构建稳固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全球农业贸易投资与市场监测体系,善用金融、期货、保险、信托等手段化解国际政治与贸易风险的传导与冲击。四是增强功能韧性。我国农业历史悠久,由农耕文明所秉承的“顺天应时、约取节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哲学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必须在保障农业生产功能与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拓展农业的生态、人文、康养和社会功能,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共享农庄、农旅结合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的正外部性,提升乡村的社会和生态价值。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