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蔡海龙:建设农业强国需建强农业经营体系

   日期:2023-02-08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浏览:218    
核心提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这一要求充分表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这一要求充分表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意义。

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不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资源丰裕的国家,还是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农业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各有特色,但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农民收入好。

农业强国可以从多重维度进行观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业强国的核心就是农业生产力增强,也就是增强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可以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等方面进行考察,但由于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农业产出是核心指标,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本质要求。

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强国的进程来看,农业GDP在整个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同时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基本保持了与农业GDP占比相当的水平,从而实现了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如,2019年美国的农业GDP占比不到1%,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不到2%;德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的农业GDP占比分别为0.72%1.65%1.241.62%,农业就业人口占比分别为1.2%2%3.3%5.1%。这些数据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较低的农业GDP份额和就业份额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强大的农业生产力。二是农业就业份额和农业GDP份额基本相当,体现了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

农业强国高劳动生产率的背后实现路径有两条:一是扩大人均规模。二是提高单位产值。扩大人均规模需要有良好土地资源禀赋支撑,此外还需要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单位产值则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完善产业链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农业强国路径。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样一些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依靠规模取胜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他们具备很强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荷兰、日本、丹麦等这些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主要是通过构建强大的产业链来生产高价值农产品,在某一产品和环节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02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强国之路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寻找“同归”前的“殊途”,走一条自己的路。当前我国的农业GDP占比约为7%,但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仍高达23%。中国在实现农业强国的过程中,农业GDP占整个经济GDP的份额还会继续下降,农业就业人口也需要加快向非农部门转移,以适应农业GDP份额下降的趋势。因此,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要同步推进,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农业内部来说,就是要想办法通过规模经营或提高单位产值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先看第一条路径,规模经营。“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人均耕地资源稀缺,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通过经营大规模农场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能是适度规模。我国通过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鼓励土地流转,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截至20219月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38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3万家,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近100万个。但综合考虑人口和资源状况,有专家预测未来我国平均家庭经营规模在200亩左右,这仍然是小规模经营。然而,中国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服务的规模化,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服务,帮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提升了他们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了劳动投入,提高了农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再看第二条路径,提高单位产值。一方面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单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单位农产品价格来提升价值。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做了扎实工作和有益的探索。我们实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种业振兴,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单产。对于提高单位农产品价值,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二是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实施了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建设农业强国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引入先进的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产出价值或减少要素投入。但由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常常面临现代生产要素支撑不足、市场经营能力欠缺、现代发展理念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一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接合作社、农户,是产业链条的核心,提升龙头企业的加工带动能力,对于带动整个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协调多元农户利益诉求、组织农户统一接受规模化服务、协调服务主体与农户利益等方面具有优势,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对于加快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多元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作为从事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注重规模经营,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同时,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能够降低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链上各个主体之间的联合发展。

另一方面,要服务和带动好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中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因此,小农户在我国不仅是现阶段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力量,也必将成为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组织形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能否通过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高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此,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需要创新经营组织模式,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价值链,通过产业融合将产业链上的现代要素导入农业生产,从而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20231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