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科学家完成多个环境因子对桃基因组影响的遗传分析

2021-03-12 09:214690
        桃是世界主要果树种类。桃起源于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自古就有“桃李满天下”的说法,是研究植物环境适应性的良好材料,也被认为是蔷薇科果树研究的模式树种。3月10日凌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团队领衔完成的多个环境因子对桃基因组影响的遗传分析,给“桃李满天下”赋予了遗传学含义,有助于帮助育种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品种适应性改良的新模式。

  农业科普
        该研究利用263份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SNP+InDel+SV”多类型变异组图谱。通过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分析,发现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可以分为7个生态型,与地理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环境、基因组、地理分布的mantel检验,发现环境是驱动遗传分布的主要动力。开展了全基因组受选择分析和环境关联分析(GWEAS),发现了2092个受选择区间,2755个环境因子关联位点,系统全面揭示了桃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基因组模式。基于上述结果,研究发掘了控制桃抗寒性、高原适应性和花期纬度适应性的关键基因及其变异机制;阐明了干旱诱导的桃果实糖积累的遗传学基础,以及果肉颜色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利用长达30多年的物候期长期监测,发现桃开花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20世纪80年代提前了10天,并鉴定了桃响应气候变化的候选关键基因LNK1。研究结果为优质、广适新品种培育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研究为郑州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团队“1000 Peach Genome”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此前团队已经在桃基因组变异特征、人工选择对桃基因组的修饰、驯化和农艺性状关联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则主要揭示了自然选择对桃基因组的影响及桃适应不同环境的遗传学基础。至此,团队已经在桃重要农艺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围绕这两方面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郑州果树所联合了华中农业大学、康奈尔大学、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西班牙农业食品与技术研究所等4家国内外机构开展研究,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作物物种保护项目的资助和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的材料和数据支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快速腐解菌 让蔬菜尾菜变废为宝
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富源”)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日前正式签署了蔬菜尾菜生物快腐还田科技成果转化协议,让蔬菜尾菜变废为宝。

0评论2024-11-20259

“农科院”标签岂能随便贴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售卖的商品中,不乏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还有虚假冠名的商品,如某农科院研发、与某科研所合作等。“农科院”标签失守的背后,是虚假宣传、冒名顶替等诸多行业乱象,既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相关机构的声誉。

0评论2024-01-18393

快收藏!冬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来了
冬季气温较低,养殖水环境变化复杂,水体浮游藻类生长不旺,水产动物摄食、活动等变弱,养殖从业者易放松警惕,导致水质恶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做好冬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通过适时捕捞、修整池塘、合理放养等措施为下一年水产养殖打下基础,是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0评论2023-12-01456

农机鼓足干劲!农业农村部:决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最关键的时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决策部署

0评论2022-05-0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