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马爱平)记者11月18日获悉,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富源”)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日前正式签署了蔬菜尾菜生物快腐还田科技成果转化协议,让蔬菜尾菜变废为宝。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蔬菜尾菜产量超过4亿吨,这些尾菜中富含氮、磷、钾、钙、镁,以及有机质、氨基酸和糖类等营养元素,是重要的农业资源。
“蔬菜尾菜若不及时处理,容易招引蚊蝇,产生异味,甚至形成地表径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前,我国蔬菜尾菜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民们不愿将其还田,主要是因为尾菜自然腐解过程中会积累病原菌,从而引发作物病害。”资划所副研究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高淼告诉记者。
为此,高淼课题组研发出一种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该技术应用后,能够减少化学底肥使用量10%,同时增加下茬作物产量10%,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丰度,并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丰度。
“此外,该技术还适用于还田闷棚场景,能够提升土壤温度3摄氏度,使土壤最高温度达到60摄氏度,从而有效杀灭大部分土传病原菌和根结线虫,提高尾菜处理效率,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该技术还能够与灭茬机、灭茬旋耕机等农机设备结合使用,显著节省人力资源和成本,提高作物的种植效率。”高淼说,目前,该技术已在山东、甘肃、河北、河南、内蒙古、海南、湖北、北京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
提升豇豆品质有套“组合拳”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在豇豆全生育期可减施药剂60%至70%,不仅对蓟马的防控效果超过85%,还可减少青虫、豆荚黑尾对豇豆的危害。相比全覆盖式防虫网种植方式,该技术对豇豆的种植管理要求更简单,而且节省了成本投入。
0评论2025-01-14144
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0评论2025-01-09257
10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发布
日前,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报告遴选了10项代表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0评论2024-12-25199
“农科院”标签岂能随便贴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售卖的商品中,不乏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还有虚假冠名的商品,如某农科院研发、与某科研所合作等。“农科院”标签失守的背后,是虚假宣传、冒名顶替等诸多行业乱象,既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相关机构的声誉。
0评论2024-01-18341
快收藏!冬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来了
冬季气温较低,养殖水环境变化复杂,水体浮游藻类生长不旺,水产动物摄食、活动等变弱,养殖从业者易放松警惕,导致水质恶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做好冬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通过适时捕捞、修整池塘、合理放养等措施为下一年水产养殖打下基础,是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0评论2023-1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