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19年以来,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

2023-07-14 09:456370

71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行最新版《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2023年报告”)发布会。报告指出,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冲击和乌克兰战争等冲突动荡频发,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高于2019年的6.13亿人,新增约1.22亿人。 如果放任态势发展,到2030年,世界各国无法如期实现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19年以来,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国复苏步伐不尽相同,乌克兰战争严重阻碍民众获取营养食物和健康膳食。在这一‘新常态’下,气候变化、冲突和经济动荡叠加共振,本已脆弱不堪的群体更加岌岌可危。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警钟长鸣,抗击饥饿刻不容缓

2023年报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也就是说,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

20212022年间,尽管全球饥饿人口的增加态势已经得到遏制,但全世界还有很多地区在粮食危机中越陷越深。2022年,亚洲和拉丁美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进展,但西亚、加勒比和非洲各次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非洲大陆依旧首当其冲,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食不果腹,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发布会上的视频致辞指出:“目前看来还有一线希望,部分区域稳步推进,有望到2030年如期实现部分营养具体目标。国际社会应全力以赴,快速果断付诸行动,努力重回正轨,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加强韧性建设,有力应对危机和冲击,减轻冲突和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消除造成粮食不安全的根源。”

报告前言中指出,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零饥饿”的具体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事实上,到2030年,全世界预计仍将有近6亿人面临饥饿。这些都是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背后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全世界“新常态”。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加倍努力,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坚实依托农业粮食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项具体目标。

在发布会上,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表示:“饥饿问题不断加剧,而我们迫切需要用于保护最弱势群体的资源却极度匮乏。全人类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亟需全球社会同情弱势群体遭遇,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促进扭转形势,遏制并减少饥饿现象。粮食署致力于携手传统和新型伙伴,努力为每一个人保障粮食安全,让人们无需担忧自身温饱。”

农发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说:“我们仍有希望建设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缺的是投资和政治意愿,难的是全面施策。只要各国给予高度重视,我们就能消除饥饿。加大投资力度能够产生实效,从而提高小农能力,帮助小农适应气候变化、获取投入品和技术、获得小型农业企业创业融资。小规模生产者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得到有力支持,他们就能提高粮食产量,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城乡市场需求,为农村和城市供应本地产的营养食物。”

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形势严峻

2022年,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报告发现,按照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衡量,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

同时,世界各地民众获取健康膳食的能力出现减弱:2021年,全球超过31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比例高达42%,总人数较2019年增加1.34亿。

亿万五岁以下儿童持续遭受营养不良困扰:2022年,1.481亿(22.3%)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4500万(6.8%)消瘦,3700万(5.6%)超重。

纯母乳喂养率稳步提高,48%的六个月龄内婴儿从中受益,接近2025年具体目标。不过,仍需再接再厉、携手并进,争取到2030年如期实现各项消除营养不良的具体目标。

城市化推动农业粮食体系变革

报告还指出,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影响着人们的膳食模式和食物结构。到2050年,预计每十个人中有近七人在城市生活,各国政府和其他相关方在努力应对饥饿、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同时,必须积极把握城市化趋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以重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再以简单的城乡二元分割观念看待城市化对农业粮食体系的变革作用。随着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城市与农村互通持续加深,亟需转换思路,确立城乡辐射区域这一更为立体的视角。

报告首次系统性记录了11个国家的城市化变迁。报告表明,除了城市家庭,城乡辐射区域家庭的食物采购支出比例同样颇高,远离城市中心的家庭也是如此。 此外,报告还得出新发现,深加工食品在一些国家城郊和农村地区逐渐普及。

遗憾的是,空间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地区粮食不安全状况更为严峻。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影响农村地区33%的成年居民,城市地区的比例则为26%

此外,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也呈现出城乡差别:农村地区儿童发育迟缓发生率为35.8%,高于城市地区的22.4%。农村地区消瘦发生率为10.5%,高于城市地区的7.7%,城市地区超重发生率为5.4%,略高于农村地区的3.5%

儿基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指出:“营养不良严重威胁儿童存活和生长发育。营养危机愈演愈烈,必须重视儿童营养,加大应对力度,包括重点保障可负担营养膳食和基本营养服务渠道,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低营养、超加工食品不良影响,以及加强食品和营养供应链,包括儿童强化食品和治疗性食品供应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儿童消瘦发生率之高,始终让人无法释怀,减少儿童超重的工作并无进展。亟须制定针对性公共政策、投资和行动方案,构筑更健康的食物环境,惠及所有人。”

报告建议,为有效加强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必须全面把握城乡辐射区域与农业粮食体系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为政策干预、行动和投资奠定基础。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补好智慧农业短板弱项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近来,辽宁、山东等地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升级,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的智慧农业加速转型。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前景良好。

0评论2025-02-05261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今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
2025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为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的有力抓手,助力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0评论2025-02-05240

厚植大食物观底气 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
当前,消费者饮食观念从“吃得饱”逐步向“吃得好”转变,更加关注用全谷物改善膳食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与营养安全双赢选择。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不足1%。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0评论2025-01-13236

护好用好19亿亩耕地
报告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持续多年的耕地“南减北增”开始转为“南北双增”。在耕地保护和利用上,各地要拿出更多实招。

0评论2025-01-02250

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全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0评论2023-12-29416

我国确定2024年粮食生产总体目标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目标是,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面积将保持总

0评论2023-12-26402

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0评论2023-12-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