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今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

2025-02-05 15:212180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亩产789.4斤,比上年提高10.2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基础支撑。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放松。2025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为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的有力抓手,助力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推动大面积增产

2024年,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在连续克服了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下,再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

“这两年我国粮食能够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单产。”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今年将继续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持续发力提高技术到位率、装备匹配度,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

潘文博表示,将更加突出“大面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用,率先使用能提高单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向小农户提供提高单产的托管服务,从而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2024年,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和耕地质量保护基础工作,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丰产丰收。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分类指导各地推进农田建设,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田块平整、通水通路等基本要求,提升建设质效。去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过1000万亩。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质量,真正做到建一亩成一亩。

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支持东北4省(区)统筹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壤侵蚀防治、肥沃耕层构建,累计保护黑土地超过4亿亩次。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滨海盐碱地、西北内陆盐碱地等区域分类探索治理模式和路径。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基础工作。张兴旺介绍,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圆满完成了外业调查采样任务,累计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样品测试化验进度达到97%,给全国的土壤来了一次“全面体检”。

“下一步,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张兴旺说。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古老的农业业态。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良好起步。探索建立了面向产业实际征集需求、面向应用场景创新研究、面向用户反馈评价验收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实现科研任务从生产中来、从市场中来,科研成果回到生产中去、回到用户中去,加快破解农业领域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

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效发挥。全面加强部门联动、央地协同、企科联合,统筹用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各方优势力量,调动产学研各环节主体积极性。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先后召开3次农业科技企业座谈会,建立起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一企一策”闭环式解决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举办2次农业科技金融高端对话,打通产业、科技和金融的链条,农业重大科技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比例超过50%

“经过多方努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张兴旺说,下一步,将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一批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潜力型农业科技企业,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人民网记者 李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补好智慧农业短板弱项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近来,辽宁、山东等地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升级,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的智慧农业加速转型。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前景良好。

0评论2025-02-05228

厚植大食物观底气 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
当前,消费者饮食观念从“吃得饱”逐步向“吃得好”转变,更加关注用全谷物改善膳食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与营养安全双赢选择。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不足1%。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0评论2025-01-13217

护好用好19亿亩耕地
报告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持续多年的耕地“南减北增”开始转为“南北双增”。在耕地保护和利用上,各地要拿出更多实招。

0评论2025-01-02226

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全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0评论2023-12-29394

我国确定2024年粮食生产总体目标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目标是,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面积将保持总

0评论2023-12-26381

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0评论2023-12-25398

保障粮食安全,要“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
通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优化粮食产后服务、提升仓储管理水平、促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各地努力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促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

0评论2023-12-0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