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川新津台创园: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2022-02-18 08:514330

20213“农林22条措施”颁布以来,四川成都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新津台创园”)积极响应,努力将政策落到实处,走上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台创园,新津台创园始终坚持“立足成都、辐射川渝、西部一流”发展定位,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地、川台合作示范基地、两岸创业创新福地”。目前园区内已聚集了以翔生有机生态农场、蕃薯藤TINA庄园为代表的台资企业15家,投资总规模达12亿余元。

新津台创园的发展侧重“多管齐下”——不仅大力帮扶农业企业运营,还非常看重农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着力为两岸乡村振兴事业积蓄人才力量。台商代表徐进发开设的是一家农业发展战略咨询公司,“别人在做实体农业,而我们是专家顾问团队,协助农企提升技术,为农企解决问题。”在他看来,“农林22条措施”并不是某一条“一枝独秀”,而是在全面性地帮扶台农台企,进而助推两岸乡村振兴工作。

“农林22条措施”中第11项提到“支持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参与重型农机、渔业装备、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为了借力政策,徐进发的团队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目前,其团队对新津猕猴桃产业进行了农业资源整合,将个体小农户团结起来,建立起共有品牌,不仅将品牌做大、做扎实,还推出整合营销和共同采购等方案,降低成本,以求收益最大化。

农企的发展不仅需要徐进发这样的专业人才团队提供咨询辅导,更离不开台创园的大力扶植。在台湾专家、咨询团队和新津台创园的多方努力之下,园区企业在食品、餐饮、文创产品上研发创新,已打造成“梨花季”“蕃薯藤”和“翔生有机食品”等品牌。徐进发展望道:“农业产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重要的是大家团结一心,让两岸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起来。”在“农林22条措施”的指引下,新津台创园引导台企和台湾专家对口帮扶小金县,巩固拓展当地脱贫攻坚成果,让小金苹果、玫瑰等生态产业走上高质高效发展道路,让邛崃夹关茶和鱼头火锅等产业做优做强。

园区内的其他企业也在以不同方式加大人才储备力度。一位农企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牵头申办的研学基地受到了政府和台创园的大力支持。研学基地的建立为企业和学校的对接合作提供了优质平台。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到这里,可以直观了解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农业知识,近距离感受农业的魅力。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甚至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都大有益处。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见习记者 姚雯祎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262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553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305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需要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改革创新、要素联动、绿色发展、机制建设、联农带农等维度,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0评论2024-12-1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