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大省遭遇极端暴雨,河南的玉米、养猪业影响如何?

2021-07-26 09:474670
       持续的强降雨,对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生产影响如何?

       从7月17日开始,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河南省水利厅于7月21日02时30分起,将水旱灾害防御提升为I级应急响应。这是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的最高等级。

       河南是中国粮食大省,2020年粮食产量6826万吨,仅次于黑龙江(7541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的比重超过十分之一。

       在河南,小麦、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其中,小麦已经收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夏粮产量数据显示,河南夏粮总产量3803.2万吨,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的26.1%。

       至于玉米,当前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7月下旬到8月上旬基本是黄淮海夏玉米处在孕穗至吐丝授粉时期,如在授粉期间遇到强降雨会有所影响。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只要不没顶或未来一周内洪水能尽快排掉,影响不会很大。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称,目前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华北、黄淮、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近一周以来持续较强降水,预计8月上中旬,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华北等地三代玉米粘虫发生的气象风险较高。

       当前,黄河流域已进入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控关键时期。黄河流域是粮食主产区,也是落实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防控策略的关键区,加强这一区域阻击防控对减少“北迁南回”虫源、保粮增收具有特殊意义。

       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黄河流域9省份草地贪夜蛾防控现场会。会议要求,把草地贪夜蛾防控作为夺取秋粮丰收的重要任务来抓,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全力赢取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

       业内认为,如今遭遇特大暴雨,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

       在养殖业方面,河南省近年来强势崛起。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生猪存栏3887万头,居全国第一位;能繁母猪存栏402.6万头,居全国第一位;生猪出栏4311万头,居全国第三位。

       “猪茅”牧原股份(002714 SZ.)总部位于河南。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暴雨主要在郑州市区及各县,公司在这些县区没有场区,内部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密切关注降雨带来的后续影响。7月21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捐助1亿元助力郑州等灾情严重地区的防讯救灾、群众帮扶、卫生防疫及灾后重建工作。

       大灾之后防大疫,汛情过后畜禽安全防控是养殖工作的第一要务。非洲猪瘟作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风险很大,在养猪实践生产中,饲料、水源是最主要的接触性传播途径。鉴于2020年南方夏季洪水过后,一度导致当地非洲猪瘟疫情增加,业内建议,河南养猪业需要高度重视非洲猪瘟扩散的可能性。

       林国发称,发生洪涝灾害时,大量畜禽因灾死亡,尸体腐烂,病原容易感染扩散,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造成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以及血吸虫病、炭疽、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仇华吉建议,尽快清理积水淤泥,并对畜禽舍内外进行消毒。防止外来雨水含有病原微生物与人、猪接触,减少或杜绝活非洲猪瘟病毒与猪接触的机会。同时,注意饮水安全、饲料安全。饲料储存间要垫高、通风、紫外线消毒,防止受潮霉变。

       至于猪价,短期暴雨主要影响生猪调运。河南是生猪主产区,每年外调数量比较大,造成生猪外调数量减少,导致猪价出现阶段性上涨,市场对8月猪价反弹有一定预期。


来源:第一财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补好智慧农业短板弱项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近来,辽宁、山东等地使用现代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升级,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的智慧农业加速转型。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下,我国智慧农业前景良好。

0评论2025-02-05261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今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
2025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为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的有力抓手,助力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0评论2025-02-05240

厚植大食物观底气 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
当前,消费者饮食观念从“吃得饱”逐步向“吃得好”转变,更加关注用全谷物改善膳食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与营养安全双赢选择。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不足1%。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

0评论2025-01-13236

护好用好19亿亩耕地
报告显示,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持续多年的耕地“南减北增”开始转为“南北双增”。在耕地保护和利用上,各地要拿出更多实招。

0评论2025-01-02250

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全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0评论2023-12-29416

我国确定2024年粮食生产总体目标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目标是,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面积将保持总

0评论2023-12-26402

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0评论2023-12-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