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蓝莓园“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乡民脱贫增收。

2021-04-09 13:225870
        “回来工作肯定好噻,家里老人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个娃娃,这下可以好好陪陪她了。”四川大竹县乌木镇乌木村4组的黄守明曾经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帮助下脱了贫,两年前他将土地流转给栢岛湖蓝莓园,自己也来到园区里工作。

        位于乌木镇的栢岛湖蓝莓园是一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方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自2017年以来,它依托种植基地,带动周围农户成立了合作社,以雇工、入股分红、免费发放蓝莓苗和保底收购等方式,逐步改进了乡民们的生活。

乡村振兴
 
        据黄守明介绍,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外边打零工,当时一年只能赚到一两万元,十分不稳定。而谈及当下的生活,黄守明充满希望:“我现在除了每个月在园区拿工资,自己家里还养了蜜蜂,年底有流转费和分红,一年下来四五万元是肯定有的。”

        栢岛湖蓝莓园负责人李连君告诉记者,蓝莓产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水电都是政府修好的,每亩蓝莓苗子政府一次性都给补助了几千元。说到未来规划,李连君满怀期待:“今明两年还打算办一个蓝莓深加工厂,让更多的乡民加入合作社,扩大蓝莓种植规模。”

        据悉,蓝莓园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在大竹县并不是个例,香椿、苎麻、糯稻、白茶等特色优势产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带动乡民脱贫增收。

        “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表示,面对从消除绝对贫困过渡到缓解相对贫困的任务转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

        为了践行这一目标,近期,大竹县总结经验,着力推进“雁群归竹”进程,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坚持“引、育、留”并重,尝试打造一条以人才引进带动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子。大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远波介绍,大竹县致力于寻找双方发展最大“公约数”,引导在外竹商回乡兴办企业、发展产业,回引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切实让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智慧农业赋能土特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全方位重塑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还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土特产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自然馈赠与人文滋养下孕育出的独特珍宝,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和不可估量的地域经济价值。

0评论2025-02-08175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0评论2024-12-30472

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和谐共生关系。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于实践中深入领悟并践行其核心理念与精髓。

0评论2024-12-25219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需要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改革创新、要素联动、绿色发展、机制建设、联农带农等维度,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0评论2024-12-18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