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人大代表:目前一些地方已暂停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用地面临极大困难
0评论2022-03-14

- “特色小镇”接连失败,农村旅游开发如何做?
0评论2022-03-14

- 余欣荣:让绿色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引擎
0评论2022-03-10

- 陈晓华:推进农业标准化 更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0评论2022-03-09
以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相信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将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热议的“关键词”之一。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实现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0评论2022-03-08344
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武:用科技创新赋能,发展绿色低碳农业
要持续引导科技创新成果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落地实践,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建设。
0评论2022-03-08371
习近平: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0评论2022-03-07356
李天来:加大政策扶持促进种植业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的形成与发展,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任务。”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李天来提交提案,建议加大家庭农场政策扶持,促进种植业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0评论2022-03-07381
朱启臻:乡村振兴急需培育三类人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在乡村振兴各类人才中,根据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需要,最基础、最迫切、最急需培养的人才有以下三类。
0评论2022-03-03356
温铁军:中国凭什么能用世界7%土地养活世界21%人口?详解中国、日本、韩国农业发展方式
我国长期处于高人口密度的自然条件下,受到强制制约,只能发展出精耕细作、利用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只我国,整个东亚地区都有类似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高密度特点,也就自然学习、传承了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最终成为一种东亚模式。
0评论2022-02-18390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当前,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0评论2022-02-181099

- 张合成:建立农业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0评论2022-02-16
光明日报:倍加珍视地理标志这一公共财富
【导读】2月12日,《光明日报》在民主法治栏目整版推出了地理标志专题,既有类似柞水木耳地理标志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鲜活案例,也有关于地理标志如何规范化发展的专家观点。
0评论2022-02-16401
专家解读|迎接智慧农业新时代
《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数字乡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中央网信办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进行研究解读,共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
0评论2022-02-14434

- 魏后凯:关于乡村振兴的10个观点
0评论2022-02-09

- 温铁军:中国农业4.0时代,家庭农场、小农户仍然是发展的趋势
0评论2022-01-25

- 朱礼好:畜牧机械市场是朝阳市场
0评论2022-01-25
贺雪峰:地方政府应在乡村振兴实践的狂热中消停下来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都投入大量资源开展了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总体来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惠农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固,亿万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
0评论2022-01-20341

- 白人朴教授: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要人强机精
0评论2022-01-20

- 叶兴庆:农业战略性调整需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
0评论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