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日期:2021-11-22     来源:新浪网    浏览:196    
核心提示:秋收开始时,天福刘地合作社的一群80后驾驶着收割机驶入田间。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负责人刘地开始忙碌起来。近几年,他的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农机助力我市稻米全程不落地

        秋收开始时,天福刘地合作社的一群“80后”驾驶着收割机驶入田间。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负责人刘地开始忙碌起来。近几年,他的合作社不断成长壮大,从原来的只提供农机服务,到现在提供“一条龙”式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户将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交给合作社后,从育秧、打田、插秧、打药、施肥、收割、烘干到大米加工,每个环节都不用操心。

        天福刘地合作社的发展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以全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为抓手,早谋划、早布局,通过持续推动装备升级、开展设施建设、强化主体培育和人才培养,落实机收减损各项举措,保障粮食安全,不断推动我市农机化全程全面、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秋收秋种保驾护航。

降低损耗 颗粒归仓多保障

        10月24日,2021年江苏省秋粮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昆山赛点)在我市淀山湖镇民和村举办。大比武活动考核选手的作业效率、损失率等方面,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操作技能,为实现粮食颗粒归仓贡献机械化力量。

        秉持着“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我市在机收减损上挖掘潜力,促进增产增收。为确保秋收秋种期间农机具的安全投产,农机部门从9月份就开展了全面农机检修和更新工作,完成农机具维修保养近800余台套;更新各类农机具191台套。秋收时节,我市农机科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粮食机损率检测,科学指导农机手做好机收减损工作,力争将粮食的机收损失降至最低。市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在农机检修和农忙时节发放宣传品和机收减损手册,营造农机合作社、农机手以及全社会关注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

        机收减损需要高标准农机具供给。我市积极调配42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87台粮食烘干机投入秋收秋种,进一步提高粮食机收作业质量。“机收环节的损失降下去了,田间产量才可以完全转化为仓库产量。”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水稻收割面积12.17万亩,比上年增加0.93万亩,增幅8.3%,预计产量7.6万吨,增幅8.5%。

延伸生产 稻米全程不落地

        今年8月,巴城镇农地股份专业合作联社申报的粮食“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是我市申报的全省首批粮食“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该服务中心建有高标准农机仓库1200平方米及配套农机维修间、配件库,拥有农机装备275台,建有585平方米的烘干用房并配备烘干设备8台,建有立式低温储粮仓2座、稻米加工流水线1条。该服务中心还在国内率先打造工厂化水稻集中育秧中心。

        这是我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的缩影。近年来,农机部门以市级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以粮食产地烘干中心为核心的稻米“全程不落地”系统建设,不断延伸稻米机械化生产产业链,打通稻米产后机械化生产“最后一公里”。

        目前,我市产地稻米低温储藏能力达7000吨并配套建有稻米储藏设施4处、加工生产线5条,产地稻米加工能力达6吨/小时。全市稻米产业由传统的“稻谷带壳卖”不断向“精米贴牌售”转变。巴城镇农地股份专业合作联社成功注册“巴城”牌大米,实现年销售400余吨,销售收入近400万元。

示范引领 绿色农机助发展

        锦溪镇长云村北农场中,各种大型农用机械轮番登场。水稻收割结束后,秸秆打捆机开始打捆作业,没多久,两台拖拉机带着圆盘犁在田里开始穿梭。“秸秆还田,改良了土壤,增加了肥力,保护了环境。”长云村北农场负责人表示。

绿色农机助力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农机部门持续推进绿色高效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引领全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对于秸秆还田,我市制定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与作业标准,配套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和水平。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自2017年始,我市累计引进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72台套,完成侧深施肥机插面积近4万亩,同时持续开展“育秧流水线+硬(旱)地育秧”技术、有机水稻覆膜机插、水稻无人机飞播等绿色高效种植装备与技术的引进与试验示范,不断提升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水平。同时,我市还大力推广农作物精准减量施药技术,发展高效植保,引进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52台、无人植保飞机45台,实现稻麦种植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以产能扩容引领绿色烘干,已经建成的粮食产地烘干中心(点)35处,其中以电能、天然气为热源的绿色清洁能源烘干机占比达90%,以绿色烘干做优做长稻米产业链。

筑牢根本 人才培育上台阶

        今年“五一”,锦溪镇天安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桃林荣获2021年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多年来,顾桃林一直从事农机服务工作,扎根农机行业20余年,努力钻研农机技术,以实际行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顾桃林还获得江苏省首批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江苏省优秀农机驾驶人、苏州市劳动模范、昆山市十佳匠心农人等荣誉称号。

        农机现代化,关键是人才。农机部门注重发掘、培育优秀的农机服务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筑牢根本。秋收之前,农机部门创新农机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请厂家请专家,组织开展各类农机技能培训10期,参赛参训人员近500人次,帮助农机手正确调整机具参数、及时排除故障,有效预防灾害,降低损失。

        我市还出台市农机项目方案,投入资金用于农机化生产全面高质量发展等,持续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激发农机手的创业热情。截至目前,我市成立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7家,其中,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最美农机合作社1家。经过持续培育,我市涌现出高级技师祝小林、乡土专家刘地、江苏省最美农机手陆鸣盛、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何志伟等一批农机人才。他们活跃在农机服务第一线,为昆山的农业机械化不断贡献力量。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