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日期:2021-09-23     来源:品牌农业参考    浏览:411    
核心提示:近日,第三届江西省优质稻展示会种业高峰论坛在江西省萍乡市举行,专家、学者以及种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商种业翻身良策,共谋种业振兴大业。
种业形势目前大好,但困难还不少。
种子公司数量有回潮,定位很重要。
科企合作是方向,要学会借力。
修法、修标,标准有提高,要利用好。


       近日,第三届江西省优质稻展示会种业高峰论坛在江西省萍乡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农业农村部品种创新处处长邹奎,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罗利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传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予卿、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江西农科院副院长余传源等院士、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以及种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商种业翻身良策,共谋种业振兴大业。

       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在会上为在场的种业人分享了本文开篇的四句话,简短有力、简洁明快地总结了中国种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

一、种业形势大好,难题依旧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我国种业也迎来了大好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陆续启动;《“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相继发布;种子法再次修订,种业发展形势大好。

       但我国种业也面临众多难题。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创新不足、品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育种技术(BT+IT)严重落后、种子企业数量明显有回潮,但真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出成效的企业却很少,这一系列问题都在阻碍我国种业走向现代化进程。

       “中国有句古话,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我们的种质资源鉴定利用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一提到种质资源就是建库,各个省、企业都开始建库,但其实资源不是收集保存、不是建设种子库的问题,而是怎样规模化、精准化的鉴定利用。”李立秋说。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在会上提到,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很多的资源,但是种质资源育种利用率却仅为3%-5%,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种质和基因仍然缺乏。在生物技术方面,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源不掌握在我们手里,全基因组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合成生物技术一些通路和调控信息还不明确。

二、企业数量出现回潮,为何寒冬依旧?

       农业部8号文件出台10年,大家感觉种业的春天要来了,但是种子企业依旧面临“倒春寒”,原因在哪?

       如果把水稻比喻成京剧,玉米比喻成影视剧,那么现在大部分的种子企业都是在京剧和影视剧的行业里穿梭,但我们还有萍乡的采茶戏、上海的沪剧、陕西的京腔、河南的豫剧,这些戏曲都是国粹,都很重要。

       “种子企业应该明白自身的发展定位。中国现代种业体系如果建成之后相当于一个大厦,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就是四梁八柱,区域性、特色企业就是门窗隔壁,离了谁这个楼都用不了。不要都去搞玉米和水稻,只要给自己定好位,行行都能出状元。”李立秋说。

       “种业多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盲目扩张是多数企业通病。” 胡培松说。

三、科企合作是方向,要学会借力

       “这几年审定的品种,种业企业审定数量大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品种是半路买来的,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7000多家种子企业中,真正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还不到5%。”李立秋表示。

       品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要深入推进科企合作,突破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新机制,共享绿色、优质等性状聚合的重大种质,联合攻关、共同携手出“精品”。

       胡培松认为,自娱自乐的科研模式必将被抛弃,中国种业亟需一批“有胸怀”、“大格局”企业家、科学家联手创新攻关,突破机制、体制瓶。

四、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尊重他人的

       据了解,种子法的第四次修改意见正在收集中,但重心主要有两条:第一向着91文本靠近,第二是适当提高产量标准和种性鉴定的位点,这对广大自主研发的单位有好处。李立秋建议,广大种业人要利用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农先锋网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网站(www.nongxianfeng.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邮箱:3267146135@qq.com
 
标签: 种业安全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