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耕地保护与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保护好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耕地,“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重点建设“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平台,面向国际耕地科学前沿和我国耕地保护重大需求,聚焦耕地质量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建设覆盖我国全部土壤类型、服务全域耕地管理的国家级耕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卫介绍,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不高,中低等级占2/3以上。长期以来农业粗放经营使得耕地退化加剧,肥料利用率低也加剧了土壤酸化和农业面源污染。可以说,我国耕地保护与利用工作依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因此,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耕地保护利用与地力提升的支撑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耕地相关的学科研究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研究,对耕地保护和利用的科技支撑不足,因此,需要成立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这一重大平台开展战略性、使命化和引领性、全球化研究。
记者了解到,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技“国家队”,“十三五”期间坚持以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研制,在东北黑土地地力提升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与应用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
周卫介绍,面向“十四五”,在耕地保护与利用方面,中国农科院除重点建设重大科技平台“国家耕地质量科学研究中心”外,还将支撑服务业务运行系统“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围绕东北黑土、南方红黄壤、北方旱地“三块地”深入开展三大科技攻关,努力打造耕地保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评论2025-02-24361
2030年我国将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0评论2025-01-14536

- “从蓝图到实景!”西农大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0评论2025-01-03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科技强农、乡村全面振兴。
0评论2024-12-25889

- 经济日报:金融加快赋能乡村振兴
0评论2024-09-02

- 打造旱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0评论2024-08-27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11
自然资源部今年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今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0评论2024-01-19878
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出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底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也是第一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指南》旨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1-17534

- 农业农村部: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下达地方
0评论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