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2025-02-24 16:203550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2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更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坚实迈向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

 

创新主体日益多元

 

“我们通过在地下布设200多套传感器、在地上搭建微型气象站,实现了果园的智能化管理。未来,我们将努力打造更智能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223日,“90后”种植大户牛童在他自主研发打造的8600亩现代化智慧果园控制中心里谋划着未来。5年前,他一头扎进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大山里,创造性地将果树种植与计算机信息、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为果园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翅膀,带动当地农民累计增收超4800万元。

 

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等7项技术、9套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协同提升技术模式,辐射农田138万亩。在陕西省境内的黄土高原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教单位和科技型企业接力赋能,让旱塬农田换了新颜。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学研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主体也日益多元化。胡冰川表示,探索出让各方群策群力的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科技生产力量的市场化程度,无疑是未来提升农业科技产业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

 

科技兴农开花结果

 

2024年,全县水稻制种基地4.7万亩,年产种子400万公斤,达到预期目标。”据重庆市垫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黄涛介绍,近年来,垫江创新县企协作模式,合力培育出多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实现垫江水稻制种技术“从01”突破的同时,也完成了水稻新品种“从1N”的推广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天祥说,垫江是我国农业科技力量主体践行全产业链协同攻关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农业领域,各科技力量主体全产业链协同攻关的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历时7年破译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三粒一簇”的遗传奥秘,耗时43年自主育成“华西牛”新品种,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水稻、强筋弱筋小麦等新品种问世,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落地……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创新,从小型设备到“大国利器”再到全场景搭建,科技兴农开花结果,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完成了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协同攻关。

 

各方力量通力合作

 

2020年,首次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2024年,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了专门部署,提出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开始,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都将农业科技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并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题中之义。

 

“但仍要认识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有提升空间。”胡冰川建议,应激发更多农业科技力量主体活力,推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高质量技术攻关。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场‘马拉松’,各科技力量主体必须加强协同攻关意识,产出更多首创性成果,并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才能有效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李天祥说。

 

他补充道,高质量推进科技力量协同攻关,还必须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他提出,一方面,要营造尊重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广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中试+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共识,进一步加强重要种源、核心算力、现代化农业装备以及核心技术产业化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让“囤积”已久的科研成果真正实现落地生“金”。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4%,稳居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总体表现力首位……扬帆起航风正劲,夯基垒台赴新程。广大农业科技力量主体们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和“同心下好一盘棋”的团结,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开辟乡村振兴壮丽新篇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2030年我国将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0评论2025-01-14531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科技强农、乡村全面振兴。

0评论2024-12-25881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08

自然资源部今年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今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0评论2024-01-19873

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出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底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也是第一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指南》旨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1-17533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

0评论2023-11-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