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恒定光与波动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光合生理和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发现光合电子传递、ATP合酶活性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热耗散)的调控是水稻适应波动光的重要生理过程。该研究揭示了作物在波动光强下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为作物在大田条件下光能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
据周文彬研究员介绍,由于太阳角度改变、云层运动、相邻植物叶片遮挡以及叶片颤动等的影响,大田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通常处于频繁的波动变化中(波动光)。目前有关大田作物对波动光的响应研究鲜有报道,特别是作物如何适应长期波动光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短期和长期波动光处理水稻植株,发现长期波动光处理降低了水稻植株的株高和生长速率。短期波动光处理主要抑制光系统Ⅰ活性,而光系统Ⅱ由于受到非光化学淬灭的保护受影响较小。随着波动光处理时间的延长,叶黄素循环组分玉米黄质大量积累,类囊体腔侧的酸化程度增加,诱导较高的非光化学淬灭。长期波动光处理使光系统Ⅰ受体侧限制增加,而非光化学淬灭的增加降低了光系统Ⅱ的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在光系统Ⅰ和Ⅱ均下降,表明长期波动光处理使两者活性均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波动光处理使气孔开度减小,从而使气孔导度下降,进一步限制了CO2的同化,最终导致水稻生长受到抑制。
水稻适应长期波动光的光合生理调控机制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提升豇豆品质有套“组合拳”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在豇豆全生育期可减施药剂60%至70%,不仅对蓟马的防控效果超过85%,还可减少青虫、豆荚黑尾对豇豆的危害。相比全覆盖式防虫网种植方式,该技术对豇豆的种植管理要求更简单,而且节省了成本投入。
0评论2025-01-14230
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进入严冬,部分地区持续低温寡照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风险加大,为提前应对、主动防范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冬季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0评论2025-01-09328
10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发布
日前,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报告遴选了10项代表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
0评论2024-12-25263
快速腐解菌 让蔬菜尾菜变废为宝
北京中农富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富源”)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日前正式签署了蔬菜尾菜生物快腐还田科技成果转化协议,让蔬菜尾菜变废为宝。
0评论2024-11-20259
“农科院”标签岂能随便贴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售卖的商品中,不乏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还有虚假冠名的商品,如某农科院研发、与某科研所合作等。“农科院”标签失守的背后,是虚假宣传、冒名顶替等诸多行业乱象,既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相关机构的声誉。
0评论2024-01-18393
快收藏!冬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来了
冬季气温较低,养殖水环境变化复杂,水体浮游藻类生长不旺,水产动物摄食、活动等变弱,养殖从业者易放松警惕,导致水质恶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做好冬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通过适时捕捞、修整池塘、合理放养等措施为下一年水产养殖打下基础,是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0评论2023-1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