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看AI如何为智慧农业助力

2019-10-21 10:125410
        AI,近年的新风潮、高科技的代名词。虽然到现在这个名词才被频繁提起,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却是在1956年就被提出了。

        即便今天来看,人工智能仍然算得上是新生事物,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但实际上,它不仅存在了60多年,更是已经悄然落地于各行各业的应用。

        为了解全球AI的发展进程,英特尔联合优酷视频上映了中国首支AI纪录片--《你好,AI》。纪录片以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分集,从智能与人类发展关系的视角讲述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与改变。

看AI如何为智慧农业助力

        在“自然物语”这一主题中,佳格天地向观众展现了AI如何赋能于种植、助力农业发展(完整视频,请移步优酷平台搜索《你好,AI》第3集)。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自然气候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也最不可控的因素,天气的变化无常往往会给农民带来惨痛损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攒经验,依靠经验去判断什么时候是雨季、什么时候该打药施肥、什么时候能收割。

        这种经验诚然有一定作用,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也着实宝贵,但是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非完全准确,仍然有判断失误造成损失的风险;另一方面,这种经验一般只适用于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的农业生产,不具备地域与时间的普适性。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乃我国发展根基,在科技的时代,农业也需要科技的支撑。

        达布希是内蒙古种植牧草的大户,他的手中流转着上万亩的土地。除去如何管理如此大面积的土地不说,草原变幻莫测的天气就是他面临的一大问题。牧草收割的季节,晚收割几天,牧草就能多长几天,但是一旦遇到降水,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佳格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结合实时从卫星采集的气象数据,能够提供未来两周内的降水预报。当人工智能的算法和传统经验发生冲突时,事实最终证明人工智能跑赢了几千年的传统经验。佳格给出的收割建议成功让达布希避过了冰雹,免于数百万元的损失。

        AI应用于农业,当然不只是精准预测天气而已。从种植时的土壤探测、病虫害防护、灾害监测,到收获季的产量预估等等,AI的加入,不仅使农业生产变得更科学高效,更是在逐渐将生产者从传统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管理层面,促进农业的不断升级,帮助农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

        目前,佳格利用AI以及大数据技术,已建立了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农业单品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多个系统平台,服务了中国逾亿亩土地。作为一家农业大数据公司,佳格正致力于用科技让农业更聪明!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
从水利部获悉,我国目前已建成大中型灌区超过7300处。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为10.7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

0评论2024-12-30521

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达1016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跃居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有机农地面积持续稳定增长,总面积维持在400万公顷以上,为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中国有机标志发放量首次达到50亿枚,较2022年增加31%。

0评论2024-09-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