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06-26 08:4752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从春耕到夏收,各地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攻坚克难稳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近尾声,其中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已基本结束。今年“三夏”期间,全国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农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机械化收获占比超过99%,有力保障了夏粮收获。

在河北省黄骅市,60万亩旱碱麦喜获丰收,平均单产达到了240公斤,总产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黄骅考察时还专门察看了当地旱碱麦的种植情况,他指出,要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

如今,不仅仅是渤海之滨,在东北平原以及黄河三角洲等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上,我国已经形成了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逐步唤醒了盐碱地这个耕地后备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提升粮食产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各粮食主产区陆续推出具体举措,稳住面积、提升产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双季稻生产大省湖南今年在74个重点县落实135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建设一批集中育秧设施,助推早稻生产量质齐升。全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今年设立46个大豆和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力做好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在产粮大市四川眉山,当地以自主发射的10颗遥感卫星组成的“天府星座”为数据支撑,创新开发的一套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今年派上了大用场。利用卫星视角,眉山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和网格员等9959人开展科技巡田,实现了对全市农田的全覆盖监测。

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系列硬招实招陆续出台。落实藏粮于地,今年我国将确保完成新建4500万亩和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补上土壤改良、田间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

落实藏粮于技,今年以来,中央财政资金持续投入52亿元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主导品种158个、主推技术164项,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

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春季田管关键时期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继续保持在17.7亿亩以上。

夏至时节,希望的田野上依然忙碌,全国夏种夏管正压茬推进,夏种进度过七成,在田秋粮总体长势良好。各粮食主产区正采取有力举措,季季相连不放松,环环紧扣不松懈,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评论2025-02-24562

2030年我国将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0评论2025-01-14726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科技强农、乡村全面振兴。

0评论2024-12-251080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85

自然资源部今年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今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0评论2024-01-19943

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出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底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也是第一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指南》旨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1-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