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2022-12-19 09:033460

中新社昆明1216日电 (陈静)美国《科学》杂志16日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研究成果。

中国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胡凤益()在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与农民讨论多年生稻栽培方式。王崴 摄

《科学》杂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该杂志每年评选出1项年度科学突破冠军以及9项年度科学突破入围奖。

202211月,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在《自然—可持续性》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可持续的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同步发表题为“多年生稻变革促进可持续农业”的研究简报。

经过近万年的人工选择,人类把粮食作物从多年生野生近缘种驯化成一年生栽培种,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一年生粮食作物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劳动力投入大、种子投入量大、水土流失加剧、农机具投入增加、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失衡等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图为胡凤益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试验稻田里观察野生稻。王崴 摄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是稻作育种的一个创新,其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公顷相当。在种植中,第二年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是一种轻简化、绿色可持续的稻作生产方式。

在此次评选中,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明星级新型太空望远镜被评选为年度科学突破冠军。惊人的巨型细菌、黑死病如何改变欧洲人基因的新见解、200万年前环境DNA重现古老生态系统、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取得突破进展等研究成果入选了“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粱抗寄生的关键基因发现
中国科学家在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它们可像“开关”一样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关闭”这两个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植物——独脚金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个发现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0评论2025-02-13231

国家审定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抗虫棉新品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品种审定规范管理,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

0评论2025-01-09233

良种一粒重千钧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从选育主体看,企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品种占比大幅增加,企业已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种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环节,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还应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

0评论2024-01-18405

种业振兴蹄疾步稳 五大行动成效初显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落实落地。2023年是步入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第三年,回望这一年,种业振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

0评论2023-12-28415

我国科学家找到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开关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为解决“隐性饥饿”——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供了新基因,为培育高产与营养协同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0评论2023-12-2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