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粱耐盐碱相关性状分子标记技术,该所科研人员培育出耐盐碱饲草高粱新品种“木稷1号”和“木稷2号”。这两个新品种目前已在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完成登记。
随着节粮型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日渐增加。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饲草生产不能与粮争地。除18亿亩耕地,我国还有11.7亿亩的边际土地,其中包括5亿亩左右的盐碱地。利用这些盐碱地发展牧草业,是填补我国优质饲草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该新品种主要选育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何振艳说。
与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作物相比,高粱生物量大、耐逆性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耐盐碱饲草作物之一。饲草高粱也叫高粱杂交草、高丹草,具有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优点。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何振艳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组、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平俊爱团队合作,利用高粱耐盐碱相关性状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培育出高粱青饲型新品种“木稷1号”和“木稷2号”。
此后,研究人员在山东、山西、青海、甘肃等地进行了两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稷1号”平均亩产6180.4千克,比对照增产4.0%;“木稷2号”平均亩产6290.5千克,比对照增产5.8%。更重要的是,“木稷1号”和“木稷2号”茎秆多汁、抗病性强、抗旱性强,在山东东营的轻中度盐碱地中,也呈现出良好的长势。这两个新品种适宜在山西晋中、山西朔州、山东东营、青海西宁、青海海东、甘肃张掖等地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何振艳表示,该类饲草高粱品种的培育将为中重度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和饲草生产供给提供有力的种源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高粱抗寄生的关键基因发现
中国科学家在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它们可像“开关”一样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关闭”这两个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植物——独脚金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个发现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0评论2025-02-13161
国家审定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抗虫棉新品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品种审定规范管理,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
0评论2025-01-09168
良种一粒重千钧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从选育主体看,企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品种占比大幅增加,企业已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种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环节,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还应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
0评论2024-01-18360
种业振兴蹄疾步稳 五大行动成效初显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落实落地。2023年是步入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第三年,回望这一年,种业振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
0评论2023-12-28360
我国科学家找到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开关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为解决“隐性饥饿”——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供了新基因,为培育高产与营养协同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0评论2023-12-2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