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张孝德:谨防美丽乡村建设盲目西方化

2022-07-01 09:333380

农场、庄园、花园:模仿西方的美丽乡村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非常明确的提出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决不是一句单纯地政治口号,而是目前存在的诸多认识问题需要解决。

如果说搞城市化,我们学习西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西方文明禀赋就源于城市的文明。近代以来西方贡献人类的文明模式就是城市文明。特别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然而,令我们感到不安地是,搞美丽乡村建设,许多地方也要搬照西方乡村样子来做,就值得我们反思了。

不要忘记,我们不仅拥有世界上历史悠久、最成熟的乡村文明遗产,而且还拥有近代以来形成的世界上最独特的乡村建设经验和智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我们一直走在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的道路上。

并不是说搞乡村振兴不能向西方学习,令我们感到不安地是,在许多官员和学者心目中,把西方式乡村看成了最理想、最美丽的样子,死搬硬套地学。在许多地方的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我们所看到的美丽乡村,竟然严重缺乏中国要素,而是充满了西方式农村的要素。

在许多地方所呈现出的美丽乡村的样子,是美国式的农场化农村、西欧式的庄园式农村、荷兰式的大花园乡村。而且还自觉不自觉地,将充斥着这些西方要素的乡村美其名曰:现代化的美丽乡村。

什么叫现代化?在许多人的心中,把中国乡村建设的和西方农村一样就是现代化。按照这个逻辑,现有的中国乡村就必须被彻底改造。这就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出现的中央屡禁不止的拆村并居运动。

拆村并居的背后的动力很复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可否认其中最大动力是土地财富。虽然土地财富的动力很大,但这个因素不能摆在桌面上,但能摆在桌面上且理直气壮搞拆村并居的原因,是美其名曰要为农民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化农村。

在中央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属于搬迁村庄范围的是“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确定为搬迁撤并类村庄。”按照这个标准,属于这类村庄只有很少的比例。

而且从总体上看,合村并居并不是乡村振兴中,具有覆盖面大、迫在眉睫、要放在乡村振兴第一位必须做的事。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偏偏对这件事高度重视,在其颁发的文件中,甚至把这件事上升到是乡村振兴的拦路虎,迫在眉睫,必须做,马上做的事来对待,甚至是举全省之力、全县之力来做。

为什么在落实中央提出的搬迁撤并乡村的政策中,竟出现如此大的偏差?除了其背后隐藏的土地财政动机之外,其公开的理由就是要建设更美好的现代化农村。

拆村并居是为了让农民过上更现代化的生活,享受更好的现代化服务和现代化文化。这个逻辑非常强大,也很有市场,特别是对已经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村年轻人有很大吸引力。

盲目模仿与崇拜西方之风,暴露出对中国乡村无知、缺情

各地拆迁改造所描述的“理想乡村”,当我深入透视后发现,那不是中国特色的乡村,而是西方化的理想乡村。因为构成这个理想乡村的要素和景观,不是修复中国式要素的乡村,如田园风光、江南水乡、渔舟晚唱,晴耕雨读、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鸡鸣狗吠等要素的乡村,而是再造的西欧式大花园。

把承载悠悠千年历史的古村拆掉后,把他们出国看到的欧洲古罗马、中世纪庄园式的乡村搬到中国来;对于乡村产业的规划,不是积极支持与保护成为乡土文明之根的精耕细作的智慧农业、手工产业、现代化市场对接的合作经济,“一二三产融合”的家庭农业,而是要引入大资本,像美国学习,让农民成为工人,让乡村变成农场的大规模现代化农业;不是修复活化传承中国千年的耕读乡村、书香乡村、手工乡村,而是以城市化的房地产思维,大搞田园综合体。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张玉林教授在《谁的大花园,为何要腾空?关于浙江龙游乡村振兴实践的疑惑》一篇文章中,向我们描述了比山东的合村并居还要思想解放的“龙游要造大花园乡村”的事。龙游的口号是:“奋力打造超级版美丽乡村大花园”。

20193月,龙游吹响超级版“美丽大花园”士元实验区集结号,士元实验区将“牵手”正大集团,在总面积2.1万亩的土地上,开发经营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和体验农业,建设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构筑“千亿量级、万亩空间”幸福产业大平台。

为了打造超级版的美丽乡村大花园,提出要做到五项大任务:土地大流转、人口大流动、产业大提升、环境大整合、资源大整合。从超级版大花园到五大任务,从龙游铁军到吹响士元实验区集结号,从千亿量级的幸福产业平台到2.1万亩的国家级产业示范园。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发现乡村振兴在这里是一场场面宏大的“淮海战役”,仿佛回到了当年大跃进的场面。这场战争的目标就是建“超级大花园”,而建这个超级大花园需要跨越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是33个自然村、1662户和2万多亩土地需要搬迁和流转。

可以想象到最后,留在这个大花园的主人是谁,那一定是这个大花园的建设者——政府和正大集团。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承载着龙游历史与乡土文化的自然村消失了,这些村民将会成为这个大花园的雇工,而经营千亿量级的企业集团将会成为这个大花园的庄主。

一个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大庄园+大花园+大集团(庄主)”的“美丽乡村”将会出现在龙游。这个被誉为要成为“浙西明珠”的工程,为浙西的乡村振兴开辟了全新的一条阳光大道。

从县领导的讲话看,他们的做法受到上级各领导的肯定。这意味着,龙游将会成为引领和示范的样板,以后的浙江将会出现更多这样的龙游。就像当年大跃进正在进行时,谁要批判不对,谁就是不识时务者。、

问题是,当年大跃进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生产和生活的困难,而目前的这种大跃进,是以“消灭乡村,中断历史”为代价,这个代价不可逆。

退一步讲,也许发达精明的浙江,不会重蹈已经大量倒闭的打造田园综合体的覆辙,也不会像目前网上正在热论的,黔东南州独山县留下400亿债务的困境。也许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无论龙游获得怎样的商业成功,也无法弥补古老文化消失的代价。

张孝德:谨防美丽乡村建设盲目西方化

贵州独山:一位引进干部留下的400亿债务。记者/周群峰;

发于20191118日总第924期《中国新闻周刊》

目前,盲目模仿与崇拜西方农村之风,暴露出我们不仅对中国乡村无知、缺情,也表现出对西方农村的无知。当我们热衷于要建庄园式乡村、花园式乡村、农场式乡村时,我们是否知道“中国乡村与西方农村的区别是什么?”。当我们拆掉乡村时,我们是否想到,中华文明文化的根是在乡村,不在城市。“乡村”是我们守护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最后防线。而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现代西方文明的基因在城市不在农村。

在这里我们并不排除美丽乡村建设中,置入现代化和西方文明要素,在许多地方成功的村庄和民俗改造中,已经进行了传统与现代很好结合的样板。问题是当前在大多数人头脑中已经定型地认为,西方什么都是好的,而对身边的好东西却视而不见。(完)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来源:耕读生活教育微信公众号;本文选编自张孝德著作《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12

102个!2023年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名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决定选取河北省平山县等102个县(名单见附件1,以下简称样本县)开展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工作。

0评论2023-05-25712

王亚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
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都曾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面临各种挑战,而数字技术革命给农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全新改变。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中国乡村深刻变革,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赋能。

0评论2023-02-22337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
“十四五”期间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稳住农业基本盘、破局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0评论2023-01-05456

《数字乡村建设指南》启动修订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针对各地在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联合启动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修订工作,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

0评论2022-12-02427

湖南:实施十二项重点任务推进乡村建设
近日印发《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包括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等在内的十二项重点任务。

0评论2022-11-29314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启动联合制订《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
《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将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乡村建设治理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数字文化、智慧绿色乡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内容、丰富案例,更好地指导各地建设数字乡村。

0评论2022-11-21513

做好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要围绕五个着力点,实现数字乡村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0评论2022-10-3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