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揭开“身世”之谜!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油茶遗传密码

2022-01-18 08:51386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栽培和食用历史距今已有2300多年。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破译其遗传密码,并组装了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高质量油茶基因组,揭示了油茶物种进化历史。相关成果已于1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基因组生物学》。

揭开“身世”之谜!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译油茶遗传密码

据统计,我国现有油茶种植面积7000万亩,年总产值1200亿元左右。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被誉为“液体黄金”。然而,油茶童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整整1年,业界形象称之为“抱子怀胎”。这些特性导致了育种年限长、新品种选育缓慢,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

此外,研究还发现,油茶基因组具有杂合率高、重复序列占比大的特点,这为基因组组装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经过4年多努力,通过三代测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组装了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油茶基因组图谱,并利用控制杂交的群体建立了高密度的遗传标记连锁图谱,对组装的基因组图谱进行了校正。这一研究结果,如同打开了油茶生命活动的“黑匣子”,为未来解析油脂产量、品质、功能性成分及抗性等重要性状的分子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了进一步探究油茶的“身世”,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发现,油茶基因组共发生两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山茶属形成后并没有再发生全基因组复制。区别于以叶用为目的的茶和以观赏为目的的山茶,在长期的人工选择作用下,油茶进化成以种子油脂为主要栽培目的的木本油料树种,这解开了油茶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机制的奥秘。

那么,油茶油脂性状是如何实现驯化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油茶基因组中,油脂代谢通路中有多个基因受到了显著的人工选择。基于此,团队首次构建了油茶油脂性状早期选择技术体系,有望有效缩短油茶育种周期,提高油茶育种效率。接下来,研究团队还将在二倍体油茶基因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多倍性油茶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挖掘和鉴定油脂产量与品质、重要功能性成分等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基因型,开展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精准预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评价认为,油茶基因组的破译,有效促进了对油茶油脂合成调控的解读,实现了油茶从传统育种向基因组育种的跨越,开启了油茶精细育种时代,并为分子设计高产抗性强的油茶新品种提供了基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粱抗寄生的关键基因发现
中国科学家在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它们可像“开关”一样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关闭”这两个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植物——独脚金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个发现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0评论2025-02-13231

国家审定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抗虫棉新品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品种审定规范管理,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

0评论2025-01-09233

良种一粒重千钧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从选育主体看,企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品种占比大幅增加,企业已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种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环节,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还应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

0评论2024-01-18405

种业振兴蹄疾步稳 五大行动成效初显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落实落地。2023年是步入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第三年,回望这一年,种业振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

0评论2023-12-28415

我国科学家找到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开关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为解决“隐性饥饿”——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供了新基因,为培育高产与营养协同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0评论2023-12-2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