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内蒙古巴彦淖尔:培育农业新业态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20-01-12 09:555610
 家里的土地不用自己打理,春种秋收全部托管给企业;开春种什么种多少不用自己考虑,与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就行;农业小微企业不用投资建设厂房和生产线,可以进入“共享工厂”生产……

近年来,随着巴彦淖尔市以“天赋河套”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的现代农业蓬勃兴起,土地托管、订单种植、共享工厂、瓜籽银行、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在八百里河套平畴沃野上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红明村村民赵利猛去年将自家的400亩土地全部托管给朔河禾农业科技公司种植玉米,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年底一算账增产又增收。

“以前自己耕种每亩地不算人力投入也得500多元,而全部托管费用不到600元,期间从种到田间管理到收,全部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省心,秋收下来的玉米自己不用操心贮存问题,直接存入公司的‘粮食银行’,等着涨价的时候再卖,自己还能抽开身干点别的,一年多收入3万多元。”赵利猛对这种新模式很满意。

目前,乌拉特前旗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率先建成智慧农业平台,开展土地托管面积超过3万亩、打造了6个产业化联合体、12个田(牧)园综合体,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乌拉特前旗旗长苏亚拉图说:“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实施好品牌战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动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作为农业大市,巴彦淖尔市通过“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吸引广大种植户加入订单农业产业链,小麦、番茄、青红椒等订单农业遍地开花,农产品实现了“私人订制”,既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村民朱玉梅去年在万亩红椒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区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订单红椒,一年下来纯收入20多万元。她乐呵呵地说:“一年没白忙活,种的红椒丰产又丰收,一亩产了4000来斤,刨去人工等开支,亩均纯收入1000多元。”

永胜村万亩红椒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域10032亩,辐射带动面积23400亩。村党支部书记齐海军介绍,全村537户农民中有430多户参与到园区种植中,全部为订单生产,仅这一项人均就可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通过发展高效订单农业让村民实现了稳定增收。

不仅个体农户生产融入发展新业态,一些农业小微企业也在风起云涌的发展大潮中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一些创新模式所带来的新服务、新渠道广泛融入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小农户和小微企业实现收益共享,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

2019年,五原县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大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投资8000万元建起15条葵花籽仁生产加工“共享工厂”,满足有意愿的创业者进行籽仁类生产加工销售,避免小微企业重复投资建设。

当年5月,小微企业兴凯商贸公司入驻“共享工厂”以后,企业的生产设备、货源、物流等全部由大丰公司把关,并借助大丰的进出口资质,将葵花子成功销往土耳其。公司负责人邬学忠高兴地说:“来到‘共享工厂’,公司给提供厂房和设备,特别省事。我们只管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把好质量关,让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杭锦后旗,内蒙古亘恒食品公司创新性推出“瓜籽银行”新模式,为中小贸易商提供担保、融资、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去年,该公司通过扩大“瓜籽银行”规模,建成年精选10万吨籽仁生产线,出口籽仁3.1万吨,成为全国南瓜籽收储加工出口龙头企业。

在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年轻的电商经营人员轻点鼠标,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店铺以及快手、抖音等新型网络载体,将河套瓜籽、面粉、羊肉、鸡蛋、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远销到了全国各地,2019年1至10月,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销售额6.1亿元,超过了2018全年总量。

放眼今日巴彦淖尔,农业不再止于传统的种田养殖,而是演变出土地托管、订单种植、共享工厂、瓜籽银行、休闲农业、互联网+等百花齐放的新产业、新业态,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也推动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为建设全国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评论2025-02-24564

2030年我国将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0评论2025-01-14727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科技强农、乡村全面振兴。

0评论2024-12-251080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85

自然资源部今年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今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0评论2024-01-19943

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出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底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也是第一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指南》旨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1-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