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定位技术发展趋势下,农业生产会带来哪些崭新的改变?

2021-12-17 09:5912350

在工业4.0的推动下,传统的工业制造正在大规模地引入物联网的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全面的智慧工厂制造。在物联网的大潮的冲击下,传统农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不稳定,资源严重不足且普遍浪费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恰恰是物联网需要颠覆的。因此,定位技术在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的技术包括RFID定位和北斗定位。

定位技术发展趋势下,农业生产会带来哪些崭新的改变?

农业生产的定位和应用

通过使用各种无线采集传感器、无线定位传感器、无线定位基站和传输设备,大规模的无人值守农业生产应运而生,随着东北农场引进的农机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智能农具成为农业增产的最佳手段。

智能农具可以实现不间断的24小时无人值守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定位,通过引入 gps、北斗定位技术,农机生产技术的精度可达厘米级,完全能够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大于人工种植。

通过管理人员面前的自动监控功能,可以方便地传输种植现场的各种信息,实现管理人员与种植现场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软硬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可以实现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便作物生长的田间管理,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

定位技术发展趋势下,农业生产会带来哪些崭新的改变?

物联网手段提高农业企业管理发展水平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对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无线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生产现场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为作物生产和温室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

智能农业不仅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还提高了水和化肥等作物耗材的利用率。对于每个工业生产过程,通过GPS定位和RFID人员定位系统实现生产人员的效率优化控制。

物联网促进了农业的流通和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运输领域,RFID标签、UWB标签、电子条码、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单件或集装箱农产品的流水化加工、食品的跟踪和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并对农产品从生产现场到仓库、仓库到餐桌、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智能监控,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可视化物流运输和管理,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农产品和食品。

专家学者认为,到2022年,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一个国家物联网企业发展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又拓宽了上万亿的农业物联网市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
从水利部获悉,我国目前已建成大中型灌区超过7300处。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为10.7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

0评论2024-12-30537

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达1016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跃居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有机农地面积持续稳定增长,总面积维持在400万公顷以上,为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中国有机标志发放量首次达到50亿枚,较2022年增加31%。

0评论2024-09-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