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1326.77公斤!我国水稻种植亩产再创世界新纪录

2021-10-25 10:064080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326.77公斤!10月23日,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指导,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在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经过现场实打实测,亩产达到1326.77公斤,再创水稻大面积种植世界最高纪录。

       据测产组组长、中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栗铁申介绍,在示范基地102亩水稻田中随机抽取了3块地,面积分别为1.014亩、1.010亩和1.006亩,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收实打,最终平均亩产达到1326.77公斤。

       “这次和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的实验项目,是2020年12月海南‘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工作会议’期间,袁隆平院士亲自交办的项目。袁院士安排第三代杂交水稻新品种‘三优2号’和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发挥种肥强强联合优势,希望实现亩产1300公斤的目标,为建党百年献礼。”农业农村部耐盐碱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新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生前,袁隆平院士曾三赴硅谷农科院示范稻田指导生产,并参加过一次测产活动。2018年10月29日,经实打实收测产,平均亩产1203.36公斤,创造了杂交水稻单产世界最高最新纪录。袁院士总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安排到硅谷实验基地进行种肥配套高产示范,今天我们有幸实现了他老人家的夙愿,这是这块试验田第4次创造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宋福如深情地说。

       8年来,杂交水稻与有机硅功能肥“种肥配套”创高产攻关,使植物扎根深、生长健壮。“经测试比对,这块示范基地由原来的三等地已经变成了一等地,达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欣喜地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粱抗寄生的关键基因发现
中国科学家在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它们可像“开关”一样控制高粱的抗寄生能力。“关闭”这两个基因后,高粱抵抗寄生植物——独脚金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个发现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0评论2025-02-13231

国家审定推出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品种审定公告,推出了一批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抗虫棉新品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品种审定规范管理,全年国审品种数量自2022年以来继续保持平稳回落趋势。

0评论2025-01-09233

良种一粒重千钧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从选育主体看,企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品种占比大幅增加,企业已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种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繁殖、推广销售等环节,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还应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

0评论2024-01-18405

种业振兴蹄疾步稳 五大行动成效初显
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落实落地。2023年是步入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第三年,回望这一年,种业振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

0评论2023-12-28415

我国科学家找到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开关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ZmNAC78,首次解析了该基因和金属转运蛋白共同组成一个分子开关控制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为解决“隐性饥饿”——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提供了新基因,为培育高产与营养协同的作物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0评论2023-12-2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