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赵春江院士: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北京可发展无人化农场

2021-10-12 09:324540
       近日,在2021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北京发展智慧农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他建议,面向未来,北京可发展少人化和无人化农场,减少人工依赖。

打造智慧农业高地,首先要解决核心关键技术问题

       赵春江表示,信息技术和农业结合之后,目前国际上称之为第三次农业历史革命,也叫农业数字革命。农业数字革命带来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智慧农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带来了数字经济。“所以,生产方式的变化,加上农业数字经济,实际上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核心动力。”

       综合来说,智慧农业涉及三大技术,也就是现代农业三大科技要素:品种是核心,设施装备是支撑,信息技术是质量水平提升的手段。“要把智慧农业做好,这三大类缺一不可。很多IT企业不懂农业,把农业的技术撇开之后,往往变成‘纸上谈兵’。”赵春江说,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198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31%,现在低于25%,农村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常态。

       “实事求是地讲,北京市的农业农村发展速度较缓,北京农业占GDP比值不到1%,但是我们有最强的科技和技术力量,为什么没有把这个(农业农村发展)做到引领全国,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赵春江说,从发展的角度,他认为北京农业农村发展第一要关注农业的提档升级,第二要关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第三要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价值,这一点特别值得关注。

赵春江院士: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北京可发展无人化农场

       赵春江称,北京要打造智慧农业高地,首先要解决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比如农业专用传感器落后;大数据智能,包括人和机器的复合智能、仿生智能还不够;缺乏智能化农机装备,他建议面向未来发展少人化和无人化农场,如推广温室智能化生产、建设智慧果园等智能化应用场景,尽量实现大装备化,降低成本,减少人工依赖。北京也可以往大田无人农场方面推广;建集约化的智慧养殖等。比如推广占地面积少的楼房养猪,利用机器人技术搞养殖,防疫也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不仅能把人工从有风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减少高昂的人工成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