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2021-09-23 10:086930
种业形势目前大好,但困难还不少。
种子公司数量有回潮,定位很重要。
科企合作是方向,要学会借力。
修法、修标,标准有提高,要利用好。


       近日,第三届江西省优质稻展示会种业高峰论坛在江西省萍乡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农业农村部品种创新处处长邹奎,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罗利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传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予卿、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江西农科院副院长余传源等院士、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以及种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商种业翻身良策,共谋种业振兴大业。

       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在会上为在场的种业人分享了本文开篇的四句话,简短有力、简洁明快地总结了中国种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李立秋

一、种业形势大好,难题依旧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我国种业也迎来了大好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陆续启动;《“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相继发布;种子法再次修订,种业发展形势大好。

       但我国种业也面临众多难题。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创新不足、品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育种技术(BT+IT)严重落后、种子企业数量明显有回潮,但真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出成效的企业却很少,这一系列问题都在阻碍我国种业走向现代化进程。

       “中国有句古话,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我们的种质资源鉴定利用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一提到种质资源就是建库,各个省、企业都开始建库,但其实资源不是收集保存、不是建设种子库的问题,而是怎样规模化、精准化的鉴定利用。”李立秋说。

李立秋:种业振兴,难题怎么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在会上提到,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很多的资源,但是种质资源育种利用率却仅为3%-5%,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种质和基因仍然缺乏。在生物技术方面,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源不掌握在我们手里,全基因组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合成生物技术一些通路和调控信息还不明确。

二、企业数量出现回潮,为何寒冬依旧?

       农业部8号文件出台10年,大家感觉种业的春天要来了,但是种子企业依旧面临“倒春寒”,原因在哪?

       如果把水稻比喻成京剧,玉米比喻成影视剧,那么现在大部分的种子企业都是在京剧和影视剧的行业里穿梭,但我们还有萍乡的采茶戏、上海的沪剧、陕西的京腔、河南的豫剧,这些戏曲都是国粹,都很重要。

       “种子企业应该明白自身的发展定位。中国现代种业体系如果建成之后相当于一个大厦,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就是四梁八柱,区域性、特色企业就是门窗隔壁,离了谁这个楼都用不了。不要都去搞玉米和水稻,只要给自己定好位,行行都能出状元。”李立秋说。

       “种业多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盲目扩张是多数企业通病。” 胡培松说。

三、科企合作是方向,要学会借力

       “这几年审定的品种,种业企业审定数量大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品种是半路买来的,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7000多家种子企业中,真正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还不到5%。”李立秋表示。

       品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要深入推进科企合作,突破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新机制,共享绿色、优质等性状聚合的重大种质,联合攻关、共同携手出“精品”。

       胡培松认为,自娱自乐的科研模式必将被抛弃,中国种业亟需一批“有胸怀”、“大格局”企业家、科学家联手创新攻关,突破机制、体制瓶。

四、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尊重他人的

       据了解,种子法的第四次修改意见正在收集中,但重心主要有两条:第一向着91文本靠近,第二是适当提高产量标准和种性鉴定的位点,这对广大自主研发的单位有好处。李立秋建议,广大种业人要利用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农业农村部:国家采取五大举措,力促种业振兴
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举措,10月9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湖南省举办种业峰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五大举措,力促种业振兴。

0评论2021-10-114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强种科技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发布“强种科技行动”中长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该行动是中国农科院实施“使命清单制度”后,开展的第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其核心是实施“种业自主创新攻关、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种业科技平台建设”三大行动。

0评论2021-10-08498

唐仁健发表署名文章:实施五大行动,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7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

0评论2021-09-09504

浙江: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打出“翻身仗”
在畜禽产业版图上,论规模、比产值,浙江尽管算不得出类拔萃,但聚焦作为芯片的地方品种资源,近年来,浙江畜禽业打出了漂亮的

0评论2021-08-13552

种业振兴关键要突破重点难点
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推进种业振兴,重点要在种质资源、知识产权、科企合作三方面寻求突破。

0评论2021-07-20482

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0评论2021-07-16505

标本兼治打击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7月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与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宣布,开展全链条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标本兼治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0评论2021-07-0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