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21-09-16 08:507110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只有种子实现独立自主,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部长表示,要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却要进口7万吨“洋种子”。

       中国农业会被外国“卡脖子”吗?

       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农作物种子近7万吨,进口额4.35亿美元,出口额2.11亿美元。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14-2019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情况

       从数据上看,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种子净进口国。

       近年来,有70多家国际种业巨头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大批洋种子渗透到国内的田间地头。

       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为例,黄淮海地区种植的玉米主要是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55”品种,东北北部地区种植的玉米种子主要是从德国进口。

       西部地区的小麦产区的麦种,也有一部分依靠进口。

       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就更加严重了。

       已有百年种植历史、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的克山县,种植的马铃薯大多都是来自美国的“大西洋”,种植面积3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一半。

       而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洋种子”所占的份额也有三成之多。

       我们平时吃的白萝卜,种子大多是韩国进口的,必不可少的辣椒,则来自以色列。

       之所以要从外国进口,是因为洋种子确实有优势。

       例如韩国的白萝卜种子,品相好,味道好,还耐储藏。

       以色列的辣椒种子,除了品相好,还能多采一茬,意味着更高的产量。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农安天下,种为基石。

       中国进口这么多洋种子,不禁让人担心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14亿人饭碗,能端稳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因为,虽然中国每年大量进口洋种子,但是,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的自给率,还是非常高的。

       中国的水稻自然不用说,自主研发。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更是在全球推广。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19年中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量前十大作物排名

       大豆基本也是国产品种。

       玉米和小麦部分依赖进口,但从整体来说,比例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018年,我国玉米种子需求量为122.6万吨,同期进口的玉米种子数量是391.07吨,玉米进口种子占我国种子需求量的0.03%。

       中国进口最多的,还是蔬菜种子。

       2019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2.24亿美元,占进口额的一半以上。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19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额前十大作物排名

       中国购买的洋种子,价格可不便宜,多为国内种子的几十倍。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韩国白萝卜种子,价格是国内的20倍。

       上个月,俄罗斯就宣布,从今年1月起,要提高葵花籽和油菜籽出口关税税率,从此前的6.5%提高至30%。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新闻报道

       涨价的理由是,未来几年,中国会进一步加大葵花籽、油菜籽的进口,俄罗斯的葵花籽、油菜籽将占到中国市场的50%。

       潜在的意思是,我涨价,不怕你不买。

       部分农作物对“洋种子”过度依赖,不仅会影响我国的价格主动权和市场话语权,还有“断种”带来的风险。

       我国从日本进口的西兰花种子,2015年,10万粒包装一袋,每袋3500元,到2016年上涨到6500元,到了今年已经涨到了2万多元。

       同期,国产西兰花种子价格基本没什么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忍痛进口,因为西兰花国产种子占比只有5%,剩下的95%都靠进口。

       如果日本停止出口,中国的西兰花种植将面临灭顶之灾。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数据显示,全球种子市场初步预测价值超过600亿美元,而中国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11-2019年中国种子产业数据分析

       庞大的市场,话语权长期被外资企业控制。

       目前,全球种子市场是拜耳、科迪华(杜邦陶氏的农业部门)的双寡头格局,两家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和大部分核心专利技术。

中国每年进口7万吨“洋种子”:14亿人的饭碗,能端稳吗?
2018年全球种业市场份额

       排名第三的先正达,现在是中国公司,却也是中国化工集团耗资430亿美元从瑞士收购而来的。

       国内4000多家种业公司中,真正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超过100家,上市企业仅有50多家,行业前10名的市场份额仅占7%。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前50强种业企业年研发投入只有15亿元人民币,连原美国跨国农业公司孟山都公司的七分之一都不到。

       比如水稻育种,国际种业早已进入分子育种、工厂化育种阶段,我国部分地区仍以常规育种手段为主。

       靠眼看,凭手摸,花药培养与遗传转化、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等技术应用少。

       例如胡萝卜、菠菜、长日照洋葱等种子上,国产种子研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这也是中国蔬菜种子依赖进口的原因。

       种子是农业的灵魂,更是农业的大脑。

       只有种子实现独立自主,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4亿人的饭碗,才能端得稳。

       这是一个比芯片,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农业农村部:国家采取五大举措,力促种业振兴
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举措,10月9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湖南省举办种业峰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五大举措,力促种业振兴。

0评论2021-10-114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强种科技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发布“强种科技行动”中长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该行动是中国农科院实施“使命清单制度”后,开展的第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其核心是实施“种业自主创新攻关、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种业科技平台建设”三大行动。

0评论2021-10-08499

唐仁健发表署名文章:实施五大行动,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7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

0评论2021-09-09504

浙江: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打出“翻身仗”
在畜禽产业版图上,论规模、比产值,浙江尽管算不得出类拔萃,但聚焦作为芯片的地方品种资源,近年来,浙江畜禽业打出了漂亮的

0评论2021-08-13552

种业振兴关键要突破重点难点
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推进种业振兴,重点要在种质资源、知识产权、科企合作三方面寻求突破。

0评论2021-07-20482

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0评论2021-07-16505

标本兼治打击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7月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与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宣布,开展全链条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标本兼治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0评论2021-07-0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