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养猪场非洲猪瘟变异株监测技术指南》

2021-04-13 10:175020
        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养猪场非洲猪瘟变异株监测技术指南》。该指南是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为指导养猪场做好非洲猪瘟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特别是变异株感染情况,提升非洲猪瘟防控能力,特意制定的。
        非洲猪瘟变异株包括基因缺失株、自然变异株、自然弱毒株等,与2018年传入的非洲猪瘟毒株相比,该类毒株的基因组序列、致病力等发生明显变化。生猪感染该类毒株后,潜伏期延长,临床表现轻微,后期可出现关节肿胀、皮肤出血型坏死灶,感染母猪产仔性能下降、死淘率增高,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与传统的流行毒株相比,生猪感染该类毒株后排毒滴度低、间歇性排毒,难以早期发现。

农业政策
 
        监测方法
        (一)加强临床巡视
        时刻关注猪场各个环节猪只异常情况,想方设法提升饲养人员责任心,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嗜睡、轻触不起、采食量减少,发热、皮肤发红、关节肿胀/坏死、咳喘、腹式呼吸,育肥猪死淘率增高,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等可疑临床表现时,应第一时间采样检测。
        (二)改进主动监测
        每周对猪群进行病原和抗体检测。在猪群进行疫苗接种、转群、去势,或母猪分娩后,应进行采样检测。猪场出现风险暴露或周边猪场出现感染时,按需进行采样检测。
        (三)抽样策略
        对可疑猪的同舍和关联舍猪群,采集深部咽拭子和抗凝血,进行病原检测,必要时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对可疑猪及临近猪接触的地面、栏杆,以及舍内人员接触的物品等,采集环境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病原检测如果混检,建议混样数量不超过5个;抗体检测不得混样。
        (四)样品选择
        对可疑猪,按检出概率高低排序,依次采集深部咽拭子、淋巴结(微创采集)、前腔静脉抗凝血(EDTA)或尾根血、口鼻拭子。
        对分娩母猪,应采集脐带血、胎衣;对死胎和流产胎儿,应采集淋巴结、脾脏等组织样品。
        对病死猪,优选采集部位为淋巴结、脾脏、骨髓和肺脏。
        血清样本,按常规方法制备。
        检测方法
        (一)病原检测方法
        采用非洲猪瘟病毒(P72/CD2v/MGF)三重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详见“农办牧〔2020〕39号”附件《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株与基因缺失株鉴别检测规范》。必要时可测序鉴别。
        (二)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间接ELISA、阻断ELISA等方法检测抗体水平,详见《非洲猪瘟诊断技术》(GB/T18648)。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评论2025-02-24562

2030年我国将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0评论2025-01-14726

三个“关键词” 看2025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那么明年的“三农”工作怎么干?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科技强农、乡村全面振兴。

0评论2024-12-251080

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 精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
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山东、河北调研时强调,要紧抓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细冬小麦田管,夯实夏季粮油丰收基础;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更加务实推进乡村建设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0评论2024-04-231185

自然资源部今年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今年自然资源部将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0评论2024-01-19943

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出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底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首个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也是第一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指南》旨在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0评论2024-01-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