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旱区小麦安全高效生产,对确保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小麦生产受到非生物胁迫危害日益严重,其中干旱胁迫已经成为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因子之一。因此,挖掘小麦抗旱基因、揭示小麦抗旱性特异调控的分子机理及遗传网络,对于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康振生院士团队利用不同来源的小麦自然变异群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策略,克隆了一个小麦抗旱基因TaNAC071-A。研究发现,TaNAC071-A基因沉默后小麦抗旱性明显降低,而TaNAC071-A过表达则能够显著增强小麦抗旱性,改善转基因株系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干旱造成的产量损失,表明了TaNAC071-A在调控小麦抗旱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植物保护学院毛虎德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李淑敏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康振生院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