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嘉善:优化政策激励扶持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促进粮食绿色生产

2021-01-21 09:075330
        近年来,嘉善县以“三突出”优化政策激励扶持、“三巩固”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三融合”促进粮食绿色生产,笃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打赢稳粮保供主动战。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2.5万亩、同比增长2.5%,总产量14.41万吨、同比增长3.0%,在省级粮食专班月度监测中连续五个月名列全省第一。

地方新闻

一、聚焦“三突出”,优化政策激励扶持

        一是突出“规模化”导向。出台粮食产销工作意见,领办组建粮食类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增连片流转土地50亩以上种粮主体一次性予以200元/亩补助。2020年以来共发放补助资金600余万元。制定促进全县整村制高质量农田流转政策,引导散户农田向村集体集中,再由村流转平台统一发包给种粮大户。2020年全县麦稻复种、一季旱粮种植或“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补贴大户合计600户,承包及流转农田面积17.8万亩,复种面积合计29.6万亩。

        二是突出“非粮化”治理。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地流转补助力度,对依法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土地经营权连片集中委托流转达到本村耕地面积比例70%以上,且功能区内全年粮食复种指数达100%的行政村,给予村级集体按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200元/亩的补助。全县共有30个村符合补助条件,共计流转粮食功能区面积3.2万亩,奖补资金640万元,有效减少粮功区“非粮化”现象。

        三是突出“优质化”转型。以省级“五优联动”试点县工作为抓手,在原粮食订单给予0.24元/公斤奖励基础上,对订单履约率100%的1A到4A级信用订单农户,再分别给予每公斤0.01元、0.02元、0.04元、0.08元的奖励。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收购粮食订单3.38万吨,发放补助1000余万元。同时,对“五优联动”试点的1200吨优质米“秀水香1号”订单额外给予0.16元/公斤的优质粮加价。如浙江嘉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50吨“秀水香1号”原粮以高于市场价25%的价格被县粮食收购部门统一收购,实现亩均增收165元。

二、强化“三巩固”,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巩固“永农+标农+粮功”农田设施基础。目前,全县累计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2.2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面积31.66万亩,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8.19万亩。近五年来统筹整合各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1亿元,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中央水稻产业提升项目等投入。西塘镇红菱村高颜值生态绿色千亩示范区,成为省级水稻高产百亩攻关的重要窗口。

        二是巩固“3+20+600”新型主体网络。外引内育浙江嘉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粮集团善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善西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涉粮大企业,共计流转农田5万亩。重点扶优“20”家粮食类专业合作社,探索创新水稻“五有”型社会化连锁服务模式,即有一个为粮服务品牌、一座育秧烘干服务中心、一片展示示范基地、一支精锐服务队伍、一套严格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合作社+基地+社会化服务”运作模式。通过“3”家大型涉粮企业和“20”家粮食类专业合作社,服务带动“600”余家规模种粮大户。

        三是巩固“粮企+品牌+社户”产业联结机制。以浙江嘉佑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善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西塘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大粮企为核心,以“嘉佑美米”“浙粮牌江南珍鲜米”“西塘大米”三大稻米品牌为主打,冠以“银嘉善”公共品牌,辐射带动周边粮食(农机、植保)类专业合作社15家、规模种粮大户150余户、面积5万亩发展优质米。2020年销售优质品牌大米0.5万吨,售价均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30%以上。

三、推动“三融合”,促进粮食绿色生产

        一是良种与良法相融合。在全县9个镇(街道)分别建立大型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单个服务能力在0.5-1万亩;建立一个以上的水稻绿色高产千亩示范片,全面推广省级水稻绿色主导品种“嘉67、秀水14、秀水121”等优质品种,集成示范水稻“一基一追”侧深施肥技术、水稻“两壮两高”配套技术、绿色防控融合等关键技术。2020年以来,在粮食作物上推广应用面积15.3万亩,同比增产18.6公斤/亩,总计增产稻谷4705.8吨。

        二是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以生态调控为主,组装生物防控、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的绿色防控技术。2020年全县实施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23.8万亩次,同比减少用药2次、减量27.9%,每亩节本增效72.3元。率先在全省创建1020亩“零化学农药”示范区,全部采用种植抗性品种、生物降解膜蔽草、控肥减害等绿色防控技术。2020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发生的情况下全程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仍实现水稻优质、绿色、稳产。

        三是社会化服务与肥药两制改革相融合。制定发布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定额施用标准规范5项,建立水稻肥药两制千亩示范片13个,创新成立“肥药”社会化服务队6家,全年为周边农户开展施肥服务面积11.2万亩,减少不合理化肥实物量投入1520.6吨。通过技术示范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全县70余家农资店落实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2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