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大圹圩农场。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在微风轻拂下,还有些青涩。稻田里,五架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高效植保。控制室里,植保数据在农场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更新。在这里,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进度、精准把控植保质量。
“这一架飞机抵得上50-60个人工!”正在指挥机手作业的安徽农服大圹圩农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凌云介绍,作为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农场,大圹圩2017年就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植保无人机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地作业,人一天不休不歇,一天最多20亩。”
无人机植保高效节水,还能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无人机作业的同时,谁家的田地、喷洒面积、作业时间,都在农场的大数据平台上显现。正在控制室里监控的技术员王佳说,农场里物联网全覆盖,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农机调度、智能配肥、虫情监测预警等多种功能,为农产品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种子好不好,看了才知道。”在皖垦种业生物工程院科研基地,数十种水稻良种正在进行比较实验。皖垦种业天长分公司常务副经理高颖新介绍,现在农户越来越重视实效,产量高、口感好的种子,才能得到青睐,“我们这里一方面做良种筛选,一方面做展示,效果让农户看得见。”
育种人员进行花培试验
而在一旁的农场科研基地实验室,农技员刘芬正在带领育种人员进行花培试验,“正常育种需要7-8年,花培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做好科研,才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植保无人机、大数据平台、科研基地,在大圹圩农场,到处洋溢着精细化管理的现代农场氛围。
智慧高效之外,绿色有机也是大圹圩农场的追求。农场有近2000亩的连片有机稻田,在有机稻核心区,成群的鸭子正在塘边戏水。安徽农垦集团大圹圩农场有限公司书记、总经理杨朝幸告诉记者,它们是稻田“守卫者”,“这是一片鸭稻田,鸭子吃虫,粪便还能充当水稻的肥料。”
在大圹圩农场,到处洋溢着精细化管理的现代农场氛围
为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大圹圩农场不仅发展稻鸭、稻虾共养,还使用绿肥、有机肥、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生产技术,保障粮食的无污染、无公害。稻田旁配有高清摄像头,农技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查看地里的苗情。
“现在人更注重健康,普通的水稻一斤只要2-3块钱,有机稻可以卖到20块钱一斤。”杨朝幸指着这里的一片稻田说,今年秋季,这些地方将不再种植小麦,而是种植千亩紫云英。“紫云英是很好的绿肥,休耕可以恢复地力。”杨朝幸说,绿色的稻子和红色的紫云英到时候会非常壮观,还可以发展观光农业。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2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