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架无人机载着满满一箱谷种缓缓起飞,升空两米向备耕好的稻田飞去。谷种从机舱里滑落,均匀地播撒在平整的田地上,不到5分钟,两亩农田播种完毕。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日前发生在浙江永嘉一农田中的场景。
“这块地之前种了藕,淤泥很深,人就算穿着高筒靴也走不进去,所以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播种。省人工,速度快,成本低,种子播起来也均匀。”看着无人机几个来回就把33亩农田的播种工作完成,永嘉当地农户周永乾感叹,“插秧机效率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比不上无人机快,以后晚稻也可以用无人机播种了。”
其实,无人机助力春耕,在温州当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不会飞无人机,当不了现代农民。”浙江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市)瑞安的种粮大户项贤治如是说。
拥有2000多亩耕地的项贤治一家,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率,把无人植保飞机也“请”到了农机队伍中来。而31岁的项贤治也考取了农业无人机的驾驶证,成为一名“飞手”。
无人机的编程作业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拉长了农业作业时间。2019年以来,项贤治的“个人飞行记录”超8000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夜晚完成的。
项贤治称,“无人机按照编程飞行,即便是漆黑一片,也照常工作,而许多害虫白天都在稻叶底下或者泥土里,夜晚才出来活动,因此在夜里喷药效果更好。”
在苍南县,无人机也成了当地一些种粮大户眼中的“香饽饽”。
在该县台新村,种粮大户高树权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操控着植保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底肥。只见身负20来斤肥料、体宽近2米的无人机在田地半空来回盘旋,这种智能化的机械作业,令高树权赞不绝口,“操作方便,效果很好。”
“我今年打算种180多亩早稻,往年光是施肥这一块就要请十来个人工才能完成,如今有了这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180多亩农田的喷洒任务,而且一亩田一天人工费就要250元(人民币,下同),用这个无人机,花几十元钱就够了。”高树权如是说。
不仅如此,永嘉县供销联社下属供销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黄长江介绍,“一台无人机价格在5万元左右,还可申请到近50%的政府补贴。”成本低、效率高、补贴多,对于此间种粮大户而言,无人机渐成助力春耕“新宠”。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1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