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田边上,打开手机页面轻点几下,然后搭载了15斤肥料的红色无人机,平稳地从边缘起飞,然后沿着小麦田飞几个来回,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亩地的除草打药。”这样自主飞行、精准喷洒的场景真实发生在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
这个小村里的一位80后飞手陈杭,近日正通过农业无人机给自己和周围农户的麦田进行除草作业。最近几天下雨有些频繁,导致陈杭家的几十亩小麦出现了发黄的迹象,需要喷洒点尿素。而刚买的极飞智能播撒系统就派上了用场。陈杭表示,以往他家的田雇工打药施肥的话,人工成本在100-150元左右,还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作业,但如果使用无人机,则只需要1个小时不到就能搞定。
在2018年,陈杭考取了极飞农业无人机的操作证之后,和两个90后小伙子一起开了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在2019年,合作社服务了近千家农户,作业面积达到了10万亩。陈杭认为,疫情原本让农民作业人员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但是无人机等新农机的引入,让种植管理变得更加酷炫和效率,十分有利于吸引年轻人投入农业生产工作中去;同时也是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农业无人机的契机。
根据余杭区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总站副站长吴佩玲的介绍,之前的植保无人机主要是用于农作物植保和病虫害防治,喷洒液体肥料为主,而这款极飞农业无人机搭载的播撒系统,还可以喷洒固态肥料、种子草籽等,实现了一机多用,代表未来农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2014年起,余杭区有计划地引进了50多台植保无人机,帮助当地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化肥减量和降低环境污染,还通过培训等提高农户对无人植保设备的接受度。“我们希望借助植保合作社等形式,通过专业化服务助力农业生产。”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1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8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