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萝卜小麦水稻棉花等都用北斗导航

2022-12-02 10:175260

已知6个人8小时可以播种2亩地

那么新型北斗导航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8小时可以播种几亩地?

答案是40

这不是一道数学题

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祖国各地的农田里


近日,山东巨野的农民,种萝卜用上了北斗导航。利用新型北斗导航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同步完成的精准作业,每百米误差仅2公分,同样8小时时间,五、六个人下地可以播种两亩地,现在只需要一台机器就可以播种40亩地。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北斗系统、远程监测、无人驾驶、精准作业等智能化技术加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一线。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三秋期间装有北斗终端的农机60万台投入到全国农业生产一线中,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慧化水平。

丝苗米稻浪金黄,北斗农机来帮忙

近日,广东省高州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无人农场稻浪金黄、机器轰鸣,基于北斗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和无人驾驶运粮车在稻田间来回穿梭,呈现一派丰收景象,10万余亩丝苗米收获已进入尾声。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萝卜小麦水稻棉花等都用北斗导航

据了解,该农业产业园内,建设了基于北斗的无人农场,实现了丝苗米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装有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收割机自动驶入稻田,按照科研人员规划好的路径开始收割,待收割机装满稻谷后便向无人运粮车发送接粮信号,无人运粮车自动行驶至无人驾驶收割机旁边,精准将收割机中的稻谷转运至道路边卡车上。

相较于人工操作,无人驾驶收割机标准化程度更高,在收割机田间直线收割、掉头对行时更精准,同时,可以全天不间断作业,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工作人员介绍到,产业园实现了100%机械化收割作业,亩产达900斤以上,预计11月底全部收割完成。

冬小麦播种用上“北斗+无人驾驶”

在北京顺义赵全营镇忻州营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机手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播种作业参数进行设置后,装有农用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一气呵成。截至目前,顺义区共有240余台农机用上“北斗+无人驾驶”高科技。

近年来,北京顺义多地推广安装了北斗无人驾驶农机。农机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车载导航终端、行车控制器、液压阀等装置,在北斗终端的加持下,农业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

“传统小麦种植方式播种量过大,浪费种子资源。北斗无人驾驶农机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的播种作业。”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到。操作人员可通过北斗无人驾驶农机上的人机交互界面精准控制每亩的播种量,每亩可节约种子2.5公斤左右,有效帮助农户节本增效。同时可减少错行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

北斗无人驾驶农机直线定位精度可达2.5厘米,误差在3%以内。当地农民表示:“相较于以前凭经验操作,北斗无人驾驶农机更精准、更简单,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放。设置种植参数后,便可实时观测作业状态。”据了解,今年顺义区冬小麦计划播种面积12.5万亩。“北斗+无人驾驶”已在冬小麦播种过程中得到了示范应用。

“超级棉田”仅需2人管理

近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由2个人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棉花亩产可达400公斤。丰收的喜悦也有北斗农机的一份功劳。

当地运用北斗搭建起来的数字农业平台,运用北斗农机、传感器、气象站、农事记录仪等设备,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棉田,实现了棉田的规模化、智慧化生产。


据了解,此前,按照传统种植模式,管理3000亩棉花地需要2530人,而运用了北斗农机,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高效管理农田。

北斗为农业生产带来新活力

眼下,在山东省胶州市,冬小麦的播种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基于北斗的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播种机齐上阵,这些智能“黑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新活力。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萝卜小麦水稻棉花等都用北斗导航

在当地的农田里,装有北斗终端的小麦智能播种拖拉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驾驶员可以随时下车查看播种机的种子用量、设备播种情况,整个操作一气呵成。

当地农机手表示:“播种拖拉机播种优点有很多,设定好了以后接近于无人驾驶了,可以自动走直线,相较于传统农机装备可以提升20%~30%的效率。”据了解,北斗农机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的播种作业,同时可减少错行和漏行,每亩可节约种子30%左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在北斗智慧农机的助力下

粮食颗粒归仓

种子深埋土壤

我国农业向着智慧化生产

阔步迈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新设备让粮食烘干更高效零破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在河北邢台、宁夏石嘴山、山西太原等地投入使用。将粮食烘干破损率降低到0.1%以下,实现了粮食烘干过程中的零破损。

0评论2025-01-08613

全球最大农机制造商携手星链 打通“种地SaaS”业务最关键痛点
全球最大农业设备制造商迪尔公司(Deere)本周与马斯克的星链达成合作协议,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全美最偏远地区的大型农业机械也能“通网”,运行全自动种植、收割的程序。

0评论2024-01-18907

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力推进
2023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动员各方力量,聚焦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集中开展研发攻关,加快一线部署应用,持续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

0评论2023-12-29571

为全球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大疆农业无人机累计作业60亿亩次
从最开始的农田喷洒和播撒、果树作业,到如今的草籽飞播湿地修复、香梨授粉摇花、水产饲料播撒等,大疆农业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并将农事生产管理的效率、效果、智能化、稳定性、安全性不断提升至新高度。截至2023年10月,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60亿亩次,惠及数亿农业从业者。

0评论2023-12-2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