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苏省两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2022-09-27 09:203610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抓手,强科技、抓监管、聚资源、提标准,让好品种、好品质、好品牌、好产品逐步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鲜明特色,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我省淮安市洪泽区、射阳县入选。

淮安市洪泽区

擦亮品牌提效益 大闸蟹铸成“金螃蟹”

近年来,洪泽区围绕“洪泽湖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地标产品,强化科技引领,塑造品牌效应,深入推进苗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奋力绘就洪泽湖渔业更美画卷。

江苏省两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主要做法

科技引领强品牌。组建“蟹博士”服务团队,成立“养殖技术服务小组”“投入品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举办“技术指导湖区行”活动,开展专题培训20多场次。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应用,推出近20种特色加工产品。

培育主体壮品牌。目前洪泽湖有重点涉蟹企业、合作社共计4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健全“基地—园区—企业—养殖户”一体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持续向高端发展。

市场拉动兴品牌。依托“母子品牌”全域推进品牌建设,产品远销国内外。持续开拓“专营+电商”销路,建成大型批发市场6处,设立品牌专直营门店,建设网络直播电商实训孵化基地,举办网络营销“万团大赛”,深化品牌内涵,将品牌与文化结合,制作宣传片、文创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策扶持铸品牌。成立产业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品牌建设方案,建立“五方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多部门联合签定“出口合作备忘录”,形成“政府出策、企业出资、专家出智、媒体出声、渔民出力”的工作格局。

工作成效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洪泽湖大闸蟹”先后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注册商标121个,7家企业入选江苏农业产品品牌目录,被授予“中国优秀品牌”“江苏省十强公用品牌” 。

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建设省级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国家级出口基地5万亩,生态标准化养殖基地25个,大闸蟹养殖面积24.6万亩。“三品一标”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较其他产品售卖价格平均高出20%以上。

水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引进“诺亚1号”“长江1号”“长江2号”等水产新品种,优化苗种培育,实施绿色发展模式,5家重点企业通过GAPISO900111家企业20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产地认证,认证基地面积6万亩。

致富带动力显著提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近万名农户带进产业化经营体系,订单收购让优质优价惠及蟹农。采用“旅游+”、“互联网+”模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盐城市射阳县

念好“提强促保”四字诀 射阳米香飘万家

射阳县是全国农业大县,射阳大米先后获评全国农业(水稻)标准化示范县等各类国家级荣誉50多项,深受周边省市市场青睐。

江苏省两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主要做法

培优品种提品质。射阳大米集团牵头,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建立“射阳大米”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繁育基地,开展高品质优良食味专用品种培育,已成功筛选出鹤香粳1号、鹤香粳2号、鹤香粳3号等3个“射阳大米”专属香型优质稻米品种。

规范管理强品质。先后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射阳大米》、团体标准《射阳大米稻谷栽培技术规程》等。建立“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明确申请使用“射阳大米”商标必须符合产地、品质、质量、安全要求,鼓励企业自建规模化生产基地,全部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目前,射阳大米地理标志生产规模达161万亩。

培育品牌促品质。2018年组建江苏射阳大米集团(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射阳大米品牌建设工作。强化推介宣传,每年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产销对接会,组织参加招商推介会,举办新品品尝会、产业发展论坛,编辑出版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丛书第一卷《射阳大米》,布展射阳大米文化馆,讲述品牌故事,全方位多层次培育品牌。

净化市场保品质。先后制定出台《射阳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规划》、《射阳大米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射阳大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采用堵源头、净窗口、市场检查、司法维权等方式强化市场监管,有效净化射阳大米市场。

江苏省两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工作成效

绿色生态品质优。现有国家级绿色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7万亩,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43万亩,绿色食品(大米)认证面积13.8万亩。

富民增收效益高。全县现有62家大米加工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3家、市级8家,形成年加工能力超300万吨、粮食仓储能力150万吨、年产销量100万吨的粮食产业集群,年增加收入近2亿元,提高了农民生产收益。

市场认可品牌响。射阳大米先后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获得十四届和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目前,在10多个省份设立600多个销售窗口,与3000多个连锁超市经营门店合作供货;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12家,销售区域覆盖全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2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