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海淀延庆携手,打造农业跨区域结对协作示范标杆

2021-12-31 09:154080

2019-2021年,延庆区、海淀区携手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两区资源优势与特点,紧抓冬奥会筹办、世园会举办重大历史机遇,扎实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协作,助力延庆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年来,海淀区支持延庆区协作资金3亿元,延庆区匹配资金1.5亿元,聚焦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低收入帮扶等领域,共同筹划实施33个协作项目(含24个建设项目、9个其他类项目),总投资4.7亿元,已审定资金4.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17个,其余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实施。协作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延庆区生态环境品质,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促进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延庆区、海淀区一起共守好山好水好生态,共建绿色发展聚宝盆。

海淀延庆携手,打造农业跨区域结对协作示范标杆

设施农业无人机精准应用场景

延海结对协作,在农业领域,主要开展了优质农产品营销流通体系建设与妫水农耕品牌建设提升项目。

该项目涵盖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工物流合作、品牌推介及销售渠道建设、质量安全保障、经营体系提升等,使用协作资金3756.74万元。荣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中园”——延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北京市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等荣誉,“妫水农耕”区域公用品牌被“北京优农”品牌目录收录,“妫水农耕”旗下产品获得“后稷特别奖”“金奖农产品”等十余项国内主要奖项。

2018年以来,海淀区与延庆区就建立了重协作、准发力、大帮扶的结对帮扶关系,依靠海淀区科技资源优势,助力延庆区农业产业升级。2021年,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紧密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结合海淀区和延庆区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坚持多元化、精准化、市场化,与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共同聚焦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双向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助力首都生态经济发展。

领导高位协调,搭建海延资源共享大平台

海淀区高度重视海延结对协作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加强高位协调,推动结对协作走深走实。建立镇级、村级及“妫水农耕”品牌建设三项专项帮扶工作小组,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海延对接协作工作,多次召开小组会议推进对接协作事宜。“十四五”期间,海淀区将充分发挥在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资源优势,结合延庆区在生态环境、产业空间等方面的资源条件,坚持突出工作实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实化协作任务,丰富协作内容,创新协作方式,推动两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协作工作取得实效,助力协作工作纵深推进。

两区十二镇联动,注入海淀智慧

结合两区资源优势和各乡镇实际情况,区级层面根据各乡镇产业相关性和资源优势,统筹安排海淀区6个镇与延庆区6个乡镇进行结对。双方将围绕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农产品精品化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异地置业等诸多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为延庆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农村环境改善注入海淀智慧。

2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贡献海淀力量

针对延庆区2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和人才需要,海淀区积极配置科技与人才资源。今年,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积极与国资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等单位沟通联络,不断搭建合作桥梁,共同推进对接工作积极开展。今年11月底北京翠微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有机农业产业联盟、中狮联北京区会等组织分别与延庆区2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此全面启动2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结对协作工作。高新企业将在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发精品民宿、加强农产品冷链建设、发展异地置业等方面开展协作,为延庆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贡献海淀力量。此外,2016年至今,海淀区陆续派出14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至延庆区集体经济薄弱村驻村开展工作,为派驻村强组织、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发挥出关键作用。

提升“妫水农耕”品牌知名度,开辟海淀通道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整合双方资源,通过海淀区第二十一届樱桃文化节、海淀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举办2场“延庆优质农产品海淀行”系列展示展卖活动。为拓宽延庆优质农产品销路,助力提高“妫水农耕”品牌知名度,开辟海淀通道。

海淀延庆携手,打造农业跨区域结对协作示范标杆

下一步,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积极对接延庆相关部门,共同深入探索休闲农业重点镇建设路径;协调相关科研机构赴延开展蔬菜、鲜切花卉种植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搭建产销平台,助推延庆区优质农产品销售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培育和增强生态涵养区内生发展动力,合力推动首都生态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延庆、海淀农业农村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2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