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极飞科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2021-11-02 21:546280
       采棉机在白色的“海洋”里来回穿梭,产下一个个“金蛋”,巨大的轰鸣声宣告了两个“90后”新农人管理的 3000 亩超级棉田迎来丰收,也标志着极飞无人化农场探索成功迈出新的一步。

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极飞科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超级棉田无人化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今年 4 月,极飞科技在新疆尉犁县正式启动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实验项目——“超级棉田”。来自极飞科技的两名 90 后员工艾海鹏和凌磊,借助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挑战管理 3000 亩高标准棉田,验证无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种植场景的可行性。

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极飞科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极飞超级棉田项目启动现场

       项目刚开始时,当地的老棉农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们能成:“两个人管理 3000 亩?不可能!我们不是机器人。”尽管老棉农的质疑让海鹏和凌磊心里有一点犯怵,但科技让他们充满了信心。

       4 月底,超级棉田播种了,由于没有防护林,刚播种完后没几天就遭受到了一场特大风灾。面对大风留下的一片狼藉,海鹏和凌磊不得不进行重播、补播,还要重新铺设地膜和滴灌带。后来,超级棉田还遭受了两次大风灾,幸好他们使用了麦棉同播的方法,才让棉花在风灾中避免了灭顶之灾。

       三场风灾让海鹏和凌磊真正意识到,种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高科技助力,种地将更加艰难。

       由于最后一场风灾造成了部分棉田的损失不可逆转,无法再补苗,超级棉田的产量只能通过后期的水肥管理来弥补。海鹏和凌磊利用遥感无人机拍下棉田的高清图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快速对图片完成分析,不需要人工下地,就知道缺苗、棉花长势、病虫草害等棉田情况,并指导农业无人机进行针对性的精量化施肥、打药,弥补了棉花受灾的先天缺陷。

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极飞科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经过 6 个月的时间,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精细管理下,超级棉田最终绽放开收获的花朵,平均亩产量达到 254 公斤,超过了全疆的平均亩产水平。尽管没有达到平均亩产 300 公斤的挑战目标,但按照当前棉花价格,超级棉田已赚回种植成本,并有盈余,充分说明了无人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规模棉花种植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尉犁县政府的认可。今年 9 月底,极飞科技与尉犁县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棉花现代产业园,将大力推广超级棉田无人化管理模式。

高标准农田是智慧农业实现的土壤

       依靠智能灌溉、AI 识别病虫草害、农业无人机精准施药等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超级棉田不仅大幅节约了水、肥、农药成本,更极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这也是超级棉田模式取得试验成功的关键力量。

       而以上这些无人化、智能化技术得以在超级棉田顺利落地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国家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如果没有输配电、水渠和道路这些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前面说的都无从谈起,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做好这一切的基础,也是智慧农业落地的必要土壤。

       “超级棉田乘上了这趟春风。”海鹏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没有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高标准农田的第一步就是整合零散的土地资源,尉犁县政府从 2017 年起,就开始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截至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 42.3 万亩,田埂、田间道路、水渠等的整合将更多土地释放出来,同时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极飞科技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有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才能有智慧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如安装在农田里的气象站、摄像头、土壤传感器,但是如果路都不通,水电也没有,那么机器无法进入农田,智慧农业就无从谈起。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做好智慧农业的一切前提。

年轻人回归+科技,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本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让棉花种植变得越来越方便、简单。所有的硬件产品的运作情况、所产生的数据等都可以在智慧农场系统上查看,并进行数据统计、储存与分析,从而帮助艾海鹏和凌磊进行智能化农事管理。

       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把生产经验转化成数字模型,让不懂农业技术的人也能种地,这种科技种地新方式不仅让许多年轻人对农业产生了向往,也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我们惊喜地看到,已经有许多像海鹏和凌磊一样的年轻人,正在投身农业。

       在临近收获时,从前和海鹏、凌磊一起做无人机飞手的小伙伴忍不住找上他们:“这样种棉花好酷!我能不能加入?”

       在超级棉田的 B 站视频上,也有很多小伙伴看到海鹏和凌磊这种高科技种地方式后,表示立马想回到农村去种地。

       超级棉田除了吸引年轻人,也给老棉农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启发。他们开始积极拥抱新技术,改变传统的耕作和管理方式。未来年轻人将和老棉农一起,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极飞希望以超级棉田项目为新起点,探索无人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农业蹚出一条成功可复制的智慧农业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新设备让粮食烘干更高效零破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智能化零破损气吸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在河北邢台、宁夏石嘴山、山西太原等地投入使用。将粮食烘干破损率降低到0.1%以下,实现了粮食烘干过程中的零破损。

0评论2025-01-08494

全球最大农机制造商携手星链 打通“种地SaaS”业务最关键痛点
全球最大农业设备制造商迪尔公司(Deere)本周与马斯克的星链达成合作协议,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全美最偏远地区的大型农业机械也能“通网”,运行全自动种植、收割的程序。

0评论2024-01-18854

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力推进
2023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动员各方力量,聚焦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集中开展研发攻关,加快一线部署应用,持续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

0评论2023-12-29526

为全球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大疆农业无人机累计作业60亿亩次
从最开始的农田喷洒和播撒、果树作业,到如今的草籽飞播湿地修复、香梨授粉摇花、水产饲料播撒等,大疆农业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并将农事生产管理的效率、效果、智能化、稳定性、安全性不断提升至新高度。截至2023年10月,大疆农业无人飞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30万台,累计作业面积突破60亿亩次,惠及数亿农业从业者。

0评论2023-12-2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