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星光农业模式”打造湖州科技强农样本

2021-10-21 08:446740
       近年来,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有些小散农户种粮意愿低、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效益低等问题。稳粮增收是民生大计,我市高度聚焦技术革新、模式转变、试点打造,积极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促进产业模式升级,达成多方共享共赢。

“星光农业模式”打造湖州科技强农样本

       市科技局深入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通过科技创新和全程机械化手段,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发展。其中,湖州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创的“1中心+万亩田+N高素质农民”星光农业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该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物联网感知技术带动农户、种植大户、村集体增收,通过现代化农业机械模式探索政府管理+市场化运作新路径,树立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益的无差别城乡建设示范样本。

       “星光模式”有哪些创新,缘何会成为共同富裕实践样本?下面和小科一起来看下吧。

创新生产模式 探索稳产供保新路径

(一)“整合成片” 打造农企利益共享体

       该公司通过整合个体农田,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契机,大力推进退塘还田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推动建设用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连片,实现耕地保护更有效、农村建设用地更集约和田间基础配套更完善,粮食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条件更加成熟,大幅度降低种粮的生产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抱团发展” 打造多元产业综合体

       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深化“五优联动”模式,生产链条得到拓展延伸,以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示范基地为龙头,联通南浔区粮食加工企业,通过统一订单生产、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政策保障构建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综合体。

(三)“绿色种养” 打造城乡生态共同体

       依托星光有机肥制肥技术和全套制肥设备,斥资6.7亿元搭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农业废体提升体系。采用绿色标准化种植模式,全程把控稻米质量安全。依托星光农机有机肥生产技术和全套制肥装备,实现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建设生态拦截沟渠,同时集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增强自身控害能力,病虫为害率控制在3%以下,农药用量减少40%以上,以建设“花园式”园区为标准,促进粮食生产基地与农事体验、风景观光、精品展示等旅游业融合发展。

“星光农业模式”打造湖州科技强农样本

聚焦科技强农 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一)高智慧设备 链接农业生态环境持续监测

       逐步建立智能农机远程监控运维服务物联网平台,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农机远程监控及运维方案。截至目前,已有7000余台农机装备在大田系统中管理,全国20多个星光渔业装备项目全部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努力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控全程”的智慧模式。依托企业自身优势,构建“数字农田”智能管理平台。在耕、种、管、收、储、碾全过程,采用机械化闭环作业为粮油机械化生产提供“全程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5G通信、北斗导航等多样化科技的应用,构建成精准施肥、科学施药、节水灌溉等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及生产、烘干、加工、仓储一条龙数字服务系统,亩均节约人力50%以上。

(二)高能级平台 支撑企业科研要素持续集聚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建设省级产业技术联盟,集中企业科研力量主攻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车载设备智能化,智能农机作业与运维平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企业年研发投入超3700万元,拥有专利159件,从业研究人员100余人,科研设备3600万元。星光智能化农机装备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业企业研究院。

(三)高层次人才 支撑企业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注重顶尖领军人才对企业科研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签约,成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并被评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021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赵春江、李培武等人才带项入驻,用地面积达10000亩的智慧农业加速器项目(星光智慧农业加速器与产业赋能中心)正式启动。通过企业内人才挖掘培养,钱菊平成功入选2020年“省万”人才。

“星光农业模式”打造湖州科技强农样本

紧扣机械强农 促进共同富裕新升级

(一)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助力机械产业化

       通过与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展开合作,积极承担科研项目,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卡脖子”难题。牵头申报“南方多熟制粮油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总经费3369万元(中央财政专项经费1069万元);“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成套生产设备的研发与利用”入选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630万元(省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

(二)深化核心技术攻关 助力装备尖端化

       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破传统农耕方式,研发具有湖州气候和土壤特色,能在潮湿泥泞或环境恶劣的地带表现出较好越野性,行走平稳、牵引力大、爬坡能力强、水田通过性高的轻型履带拖拉机等装备。承担国家六行机采棉机的研制任务,针对新疆棉采摘环境研制的4MZ-3棉花收获机一次性通过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鉴定。相对于现有国产采棉机,该设备特别适合中小型农场及棉花专业采摘户的棉花收获,是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被评为“十三五”农业重大科技成果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星光农业模式”打造湖州科技强农样本

       共同富裕,科技先行。共同富裕先行路上,拥有创新密钥的湖州风景更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浙江全省各地“千万工程”打出共富组合拳
浙江省各地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联动推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可谓打出了一套“共富组合拳”。

0评论2024-01-31516

北京已培育18家国家级、115家市级生态农场
据了解,北京生态农场规范建设始于2022年9月。截止到2023年12月,已培育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18家,培育建设市级生态农场115家。农场总面积4.6万亩,平均面积400亩,100亩及以上占78.3%。

0评论2024-01-31518

湖南计划到203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431.7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12万亩;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护目标不少于5373.9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4804.69万亩,并且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0评论2023-10-19452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10月18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召开。

0评论2023-10-19389

上海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可复制可推广
去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出台《区属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以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鼓励引导区属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从而开创性地掀起了浦东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一轮探索实践。浦东新区的实践新在区属国有企业全面对接镇村乡村振兴,新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百花齐放,新在党建引领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制度。

0评论2023-1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