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头蔓延到年尾的疫情,不仅打乱了很多人的脚步,还让很多人失去了方向。
虽然,相比别的行业,以土地为基石,以粮食、生活为基础的农业行业拥有更多的安定和踏实因素,但并不代表迷茫就不存在,拨开迷雾看见真相,就相当有必要了。下面介绍中国农业未来五大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发展趋势
以信息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第二阶段的2021年将不再是一个口号。
《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并对抓紧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且农业数字化,也就意味着农业将向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的靠拢和细化: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进行“三位一体”革变。
具体来说,很多时候农业需要靠天吃饭,种植大多时间依靠以前的经验,什么情况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施肥了,对一大部分农业从业者来说都是凭经验判断,让种地充满了不确定性,数字化、智慧农业的存在就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举例来说,钉钉数字化管理对农业管理板块都能起到系统的规范作用,很大程度地减少沟通成本,加快了办事效率。
比如在农场设计方案的时候,可把细目分为客户、项目名称、预算、现场勘探、设计阶段等让填报人填写上报,面积、坡度、落差、种植株距、水源水质等都悉数记录。
设计方案提交上来后,设计师根据需求细磨滴管壁厚、滴头距离、流量和系统配套等问题来进行设计、改进和反馈,整个流程只需要钉钉上的审批功能实现。
二、品牌化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2020年已超1万美元。
全球经济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开始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为新时代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提供了最好的时代机遇和发展土壤。
毫无疑问,品牌化便是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最重要的趋势,各省、市、县品牌建设可谓你追我赶,热火朝天。
宁夏枸杞、吉林大米、湖南茶油、寿光蔬菜、盱眙龙虾、横县茉莉花、勐海普洱茶、容县沙田柚、兴安盟大米、伊川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盐池滩羊、洛川苹果等都是在最近几年异军突起。
三、融合化发展趋势
从产业深度出发,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第一产业的种植和养殖,第二产业的食品原料加工,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快消食品,还可以是第三产业的休闲、观光、亲子活动,以及健康养老、创意文化等。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上多点增值,有搞种养的,有搞加工的,有搞销售服务和在第三产业上进行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的,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企业增收。
这个版块的例子都不用列举,大部分农场主都是朝着资源融合方向在做,只是一部分人还在夯实第一阶段,有的已经先走一步来到了三产融合的关卡,具体如何做好,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资源融合已经势不可当。
四、冷链化发展趋势
为保鲜而创造的低温环境有可能给病毒的存活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疫情让冷链成为了焦点。
同时,生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冷链的高级化、精准化、品质化发展。但就目前冷链的发展情况来看,数量多但是缺乏体系的管理且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欧美国家的冷链物流来看,它们除了有好的政策提供红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技术运用到了冷链物流的建设体系中来,比如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冷库、自动分拣、GPS技术、真空预冷或冰温预冷技术等等,从而提高了冷链的整体效率及产品的保鲜度、安全性。
他们会将容易腐烂的农产品直接承包给行业优秀的冷链公司进行托管,让运输工程专业化,保证农产品的保鲜度和食品安全,同时降低了成本。
如何缩小中外农产品冷链技术和水平的差距,怎么进行升级,将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农产品发展关键的一环。因此,冷链体系的发展是其未来发展趋势。
五、定制化发展趋势
定制化存在于各行各业,农业也不可能除外,并且已经如火如荼。
“定制农业”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载体,用会员制拓展用户,是一项顺应新需求的农业模式。它的卖点并不只有农产品,还可吸引城里人前来体验、观光、消费,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其核心点包括:
1、城市消费者成为中小农业企业会员。
2、中小农业企业按照约定生产并按时配送农副产品。
3、农旅结合的一种,会员可以定期来到农场体验农耕生活,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简单来说就是打破过去传统的消费模式,“我有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消费什么”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拉式供应链应运而生。“消费者和市场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
“以销定产”模式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值得每一个农业人去思索和实践。

-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国家职业标准》在京通过终审
0评论2023-11-20
探访数字职业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修订后的2022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越来越多的人员投身数字化,助力智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3-02-23529

- 央视:农业无人机、无人播种机助掀中国农业数字化浪潮
0评论2022-08-25

- 国务院重磅规划: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创新发展智慧农业
0评论2022-01-13

- 点赞!浙江畜牧产业大脑入选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0评论2021-12-24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 雄安新区将打造“雄安农业云”
从雄安新区有关部门获悉,雄安新区将提升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依托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雄安农业云”。
0评论2021-10-19500

- 数字化时代,信息化育种的实施步骤和要点
0评论2021-09-24
多国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在拉美农业大国阿根廷,农业数字平台正加快普及,农民数字能力得到提升;在欧洲“菜篮子”西班牙,物联网的应用让蔬果种植更加高产高效;在耕地稀少的以色列,农业领域的数字创新已形成一套科研与推广体系……如何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正成为世界多国共同研究的课题。
0评论2021-09-23470
数字农业冲关 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能否让数字农业从一些地方的“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数字农业冲关,将引发农业生产领域哪些变化?数字化实用技术运用、机器替代人等如何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0评论2021-09-07561
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在重庆建成
8月24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牵头研发的“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
0评论2021-08-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