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人工智能收割机收麦 比传统收割机每亩地能多收60斤~80斤小麦

2021-06-08 09:195990
        6月3日,一台人工智能收割机驶入平顶山叶县崔王村张国松的麦田里,在工程师远程指令下达后,这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迅速进入麦田,在麦浪中自动规划路线、精准、高效地完成一块麦田的收割。

        数据证明,它比传统收割机每亩地能多收60斤~80斤小麦。
        记者登上无人驾驶智能收割机,发现一个四方形盒子。“这就是人工智能收割机的大脑中枢。”中联农机研究院副院长方小永说,人工智能收割机与传统机器相比,融入多种人工智能软硬件设备,形成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构造上主要包括传感器系统和控制器系统。同时,机身依旧保留了驾驶座。
图片

        “鉴于国内农田标准化程度不高,实际应用中仍保留了人工操作功能,同时拥有人工操控模式和无人操控模式,并支持按需切换。”方小永说。
        “我看好人工智能收割机,它提高收割效率、降低人工劳力、提高粮食产量。”种粮大户张国松以前就是农机手,现在是好运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他说,目前,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机手需要熟练准确地操控部件,作业不够精细就会造成损失不少粮食,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

人工智能收割机收麦 比传统收割机每亩地能多收60斤~80斤小麦

        “我国对传统收割机出厂性能有明确要求,损失率不超1.2%,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传统收割机的损失率会超过标准。传统收割机,其工作性能提升已经达到极限,其含杂率、破碎率、损失率等指标已经无法通过机械技术的升级得到改善。”方小永说,无人驾驶收割机能利用谷物损失传感器、机器视觉技术实时分析损失率指标,并根据指标智能调整整机相关部件参数,提高了收获精度,减少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失。

        据悉,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农机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根据物联网后台小麦机数据采集和模型不断训练更新,远程实现对机器的AI模型进行持续迭代优化,使机器越来越智能和聪明,对更复杂的工况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农机作业对农机手的技能依赖度大大降低,十分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人工智能为农机装上“智慧大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今年以来,东港区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辖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制造变革农业生产的发展浪潮中,日照博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0评论2022-12-12342

北京拟加快人工智能、5G与农业融合 打造农业“中关村”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

0评论2021-08-14413

我国首款人工智能5G农业机器人开始智能大棚全天候巡检
中国首款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日前正式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海峡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的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智能蔬果大棚开始全天候生产巡检,标志着福建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从研发阶段正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0评论2021-07-19704

“顶尖农人VS人工智能”的草莓种植比赛
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丰富农事经验,能够和人工智能一决高下。7月20日清晨,全国劳动模范纪荣喜早早起床,收拾行囊从江苏镇江赶

0评论2020-07-2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