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急需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引导涉农院校投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根据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安排,2021年5月26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江苏联合推介了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孙法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出席推介活动并讲话,百所优质校代表参加活动。
谢俐指出,多年来,教育部与农业农村部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与协调联动,在各个涉农人才培养领域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障了涉农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不断迈上更高水平。百所乡村振兴优质校的产生,是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基础上又一次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是在涉农院校中树立新的办学导向和人才培养标杆的具体举措;是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涉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样板”示范。优质校作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排头兵”,要进一步发挥优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需求,努力推动、引领涉农院校在乡村振兴中从“大有可为”,到实现“大有作为”。
孙法军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打造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就是为了鼓励和帮助农民接受学历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百校”要主动对接服务区域农业农村需求,突出“三农”本色,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练好内功,抱团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2019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具有较高学历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打造100所左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推介活动,确定了包括16所高校、55所高职、27所中职、3所科研院所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推介名单。
本次推介活动还设置展区,集中展示“百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成果;部分院校交流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做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 总书记关心的“土特产” 连着乡村振兴的大事业
0评论2024-12-31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需要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改革创新、要素联动、绿色发展、机制建设、联农带农等维度,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0评论2024-12-18575

- 乡村行·看振兴 | 挂职博士实干谋振兴
0评论2024-08-23

- 央视网:一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0评论2024-04-23

- 森林“粮库”让中国饭碗更“丰富”
0评论2024-01-31

- 高素质农民成乡村振兴“领头羊”
0评论2024-01-30

- 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0评论2024-01-30

- 产业升级 农民增收 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0评论2024-01-30
“隐藏款特产”为何鲜为人知?
最近,网上掀起一场“农业大摸底”行动。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各地网友纷纷惊叹,家里咋还藏了这么多“隐藏款特产”?这些惊喜的“隐藏款特产”折射出的,是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和农业科技升级。此番“农业大摸底”给这些“隐藏款特产”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
0评论2024-01-18816